解答题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心度》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明史》材料三:“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全集》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五: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3)材料四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材料五提到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指什么?
网友回答
(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 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2)不同;主权在民;法律至高无上。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人民主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公民法(如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和自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