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02:5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24题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午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进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你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了。”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按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2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构思拙中见巧,长达十余年的故事被不加剪裁地平铺直叙,使读者跟随故事的进程,自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B.弃农从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C.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村的面貌虽然已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D.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个细节主要突出了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特点。E.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内涵,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22、这篇小说围绕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展开故事情节。请分条概括其主要的情节结构。(每条不超过10个字,4分)答:(1)            (2)              (3)               (4)         23、请结合文中材料,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24、从全文看,结尾一段在结构和主题表达方面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评析。(5分)

网友回答

21、C、E简析:A错在“不加剪裁”和“平铺直叙”。本文围绕租田精心剪裁,所以能以短小的篇幅,容纳长达十余年的故事;故事曲折而有悬念。B错在“鲜明对比”,作者对刘二叔并无贬低之意。D错在对细节描写的作用的理解。不仅表现母亲的年老体衰,更表现她对土地依恋不舍的深情。22、答案:(1)母亲租田给张六叔(2)想请刘二叔租种遭拒绝(3)不忍丢荒,自己种(母亲自己下乡收拾荒田)(4)“我”倒贴钱请人耕种。评分说明:意对即可。23、①母亲是一个为人宽厚、对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的人。(总说1分,意思对即可)②母亲为人宽容大方,心地善良:对张六叔很体谅,不计较田租的多少;(2分,举例分析)③母亲对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是她的最大愿望;(2分,举例分析)24、(1)呼应题目(或写照应上文),使“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这条主线得以贯穿全篇;(2分,必须有解说才能给2分,光有帽子只给1分)(2)表现“我”对母亲以及老一辈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的感情的深切理解(尽管请人种田入不敷出,也坚持满足母亲的愿望),深化了主题。(2分,光答深化主题不给分;答出前面的内容未出现“深化主题”仍可给2分;只写对母亲对土地情感的理解给1分;写对母亲的孝顺不给分)(3)强化现实意义,表明种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从而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深思和感慨;(1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