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为什么不是气象灾害,哪些称为洪涝灾害?

发布时间:2020-07-11 15:22:56

洪涝为什么不是气象灾害,哪些称为洪涝灾害?

网友回答

洪涝,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
  是一种气象灾害,属于气象灾害中的水文灾害。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洪涝可内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容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所谓的洪涝灾害就是因降雨过量而引起的自然灾害。“洪”,指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涝”,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当然,面对洪涝灾害的人们自然也有相应的预防措施知和预警机制。而预警机制则是指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道的预警级别,按灾害的程,分为4个等级,从重到轻,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进行表示。洪涝: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湿害
  1.洪水:是指大雨、暴雨,由于降雨量过多会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从而导致重大灾害,如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2.涝害:就是指雨水过多或降水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3.湿害:是指在洪水、涝版害过后,由于农田没有进行及时排水或排水不良致使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进而使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在我国,洪涝灾害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主要集中于一些江河流域,如长江、黄河权、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都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春涝主要发生在华南、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夏涝是我国的主要涝害,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东南沿海、黄淮平原。而秋涝则是多由台风雨造成,它主要发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发生。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