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

发布时间:2020-08-04 17:25:49

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1)材料一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
材料二: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耳。——唐太宗(2)唐太宗自称好“周孔之教”,结合材料说明他弃法崇儒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是怎样从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实践“以仁义为治”的。材料三:(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清史稿》(3)结合材料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四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孙中山(4)从材料中归纳,孙中山认为孔子主张“民权”的依据是什么?孙中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民权”思想有哪些新的发展?

网友回答

(1)政治主张:重视礼乐教化,推行仁爱。教学风格:重视师生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语言幽默,教学气氛轻松;勇于我批评(或循循善诱),教学相长。(2)原因:唐太宗总结历史的经验,认为用法家学说的朝代往往不长久,而以儒家仁义治国则能长治久安。经济上,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法律制度方面,慎用刑法,制定的《唐律》,体现了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3)态度:崇儒尊孔。目的:缓和民族矛盾,维护清朝统治。(4)依据:孔子主张天下为公。发展:理论上,推翻清王朝统治后,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践上,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解析本题围绕孔子及其思想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概括史料内容的能力;
第二问:主要考查唐太宗在践行儒学治理国家方面的做法;
第三问:考查清朝满清入主中原后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康熙帝通过尊儒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的措施;
第四问:考查了孙中山从孔子思想中寻找对“民权”有用的思想,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民
权”思想的相关内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