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大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55: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因大战     由于基因巨大的经济利益,它立刻引来了许多贪婪的目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仗就是专利战争。专利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对科学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人类基因组为每个人所共同拥有,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因此著名人类遗传学家福格尔谴责“基因专利”是全人类的一场噩梦。     由于基因研究投入巨大,克隆一个疾病基因就要投入上亿美元。其潜在的商业利润也惊人,按照有投入就有回报的商业逻辑,对功能明确的基因有人申请专利,但是更有人对功能尚不明确的基因也要实行专利。现在已经颁布了1200个人类基因的专利,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只能在转让费和专利期限上讨论问题。     因为人类基因是有限的,发现一个就少一个,因此,基因资源的争夺是残酷的争夺。失败者只有用别人的专利进行生产。而没有专利,就无权进行生产。如果基因序列也被允许专利,其后果是严重的。信息垄断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几家大公司主宰,谁要是享用这些信息,都要向他申请许可。     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资助者、所有参与的实验室,都一致同意并许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应该“平等、免费”分享,并签订了“百慕大原则”:所有数据都应在24小时内公布,但“赛里拉”等公司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与经济意义实在太重大了,争执不会停止。     人类基因分离与研究的最终价值是人类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基因功能的鉴定,关键是与疾病等表型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基因分离——应用这两头都需要与疾病挂钩。疾病家系、人群、患者的遗传材料,成了具有科学、经济意义的基因资源,而拥有这一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成了争夺基因的“狩猎场”。     印度科学家首先挺身而出,给印度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以行政措施保护印度的基因资源。我国基因资源外流情况,比起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今日生物世界》报道,美国西夸纳公司已取得中国一个很大的哮喘家系,随后多次宣扬这一家系的价值,以配合宣传他们的工作。中国这一家系的外流,国内学术界至今仍蒙在鼓里。     要说基因资源,中国是首富。一是中国的人多,病也最多;二是中国人几代同堂,没有天灾人祸不动窝,少数族群多生活在偏远的大山里,形成的家系最多最纯。一些基因资源掠夺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据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1996年报道:哈佛大学“群体遗传学计划”,要在中国研究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早发心脏病、关节炎、精神分裂症与传染病在内的几乎所有“文明病”。这一计划要用2000万中国人的血样及DNA样本,因为中国可提供廉价研究材料;巨大的人口可以使科学拥有鉴定功效细微的基因。     印度政府正计划通过立法,来限制外国研究者与药物公司获取该国的生物资源。如果没有“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委员会”批准,将具商业价值与生物资源有关的标本、数据输入国外,将受严厉惩罚,处以5年的监禁或3万美金罚金。       冰岛国会为制止掠夺遗传资源的“生物海盗”,反对“直升机式研究”或“取了血样便跑”的研究,立法制止人类组织样品出口。外国公司要想以冰岛人群进行研究,只能在该国国内进行,或保证让冰岛“免费”享受所有研究成果。 1.下列关于“专利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因为必须对科学家知识产权的保护而由利益集团之间产生的纷争。 B.因为人类基因的有限而导致的对基因资源的残酷争夺,所以被称为战争。 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者认为基因数据应予公布和一些商业公司之间因立场不同而产生的争持。 D.发达国家对基因资源的掠夺和发展中国家为保卫本国的基因资源而进行的斗争。 2.对于引发基因大战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基因研究投入巨大,动辄就以亿计,高投入就应该取得高回报的商业逻辑驱使。 B.基因产品的商业利润非常大,其中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C.人类基因的数量有限,对基因信息的垄断也就意味着对基因产品的垄断。 D.某些国家人多,病也最多,且形成的家系最多最纯。 3.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成为争夺基因的“狩猎场”,是因为这些国家科学、经济意义的基因资源较多。 B.根据“平等、免费”分享的“百慕大原则”,所有基因数据都会在24小时内公布。 C.人类基因组计划把成果医学化,体现人类基因分离与研究的最终价值。 D.一些国家已经立法保护本国的人类基因资源,或使自己能够免费享受所有基因研究成果。

网友回答

1.A  这是对普遍的“专利”意义的解释,范围过大。 2.D 这是产生基因资源被掠夺的原因。 3.B 对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的基因数据,只能在转让费和专利期限上讨论问题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