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和李敏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将两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粘合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0-08-09 11:27:14

王强和李敏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将两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粘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物体,金属盒的橡皮膜分别朝向外,作为物体的上、下表面,两金属盒分别用橡皮管连在完全相同的甲、乙U形管上,如图(a)所示.将物体先后浸没在A,B,C三种液体中(A<B<C),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液体A液体B液体C实验序号123456789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米)0.020.040.060.020.040.060.020.040.06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123246369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格)234468691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王强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4?与7(或?2、5?与?8?或?3、6?与?9)等数据中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李敏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3与4(或?5?与?7)等数据中乙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王强的分析______,李敏的分析______(均选填“合理且结论完整”、“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错误”)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第四和第五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网友回答

解:(1)1、2、3三次实验,甲、乙液体压强计浸入的是同种液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每扩大二倍,甲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即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也扩大二倍,由此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成正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