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11:3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于是咸共嘉之。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为诸生所白,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责多少。惧系者不救。林往见匡同县胡母彪曰:“王府君以文武高才,临吾鄙郡。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雄才奋用之秋也。若欲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智者望风,应之若响。克乱在和,何征不捷?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君其藏之!”因说叔父见拘之意。彪即书责匡,匡原林叔父。林乃避地上党,耕种山阿。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陈、冯二姓,旧族冠冕。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并州刺史高干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又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入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徙光禄勋太常。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或谓林曰:“司马公贵重,君宜止之。林曰:“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言者踉躇而退。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日贞侯。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      下:有礼貌地对待。B.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         微:暗中。C.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         稽:查。D.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         笃:重。2.下面各组句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藏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应之若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汝何不拜大王来何操D.林乃避地上党,耕种山阿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下列句子中表明常林节操清峻的一组是(  )A.①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②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B.①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②林独丰收,尽呼比邻,升斗分之。C.①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②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D.①司马公自欲敦长幼之叙,为后生之法。贵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②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派属下暗查官员百姓过失,一旦发现,立即关押,严加拷问,索取钱粮,逾期不交夷灭家族。常林通过王匡的同乡传话,说服了王匡,制止了他的错误做法。B.常林住在原河间太守陈延的坞堡边上。陈、冯二姓是当地旧族首领。为了保全陈氏家族妇女、资财不受冯氏侵犯,常林为陈氏出谋划策,使冯氏不能得逞。C.文帝要亲自领兵讨伐田银、苏伯叛军,常林劝他还是坐镇京师,只须派手下将领前去讨伐。文帝依从了他,果然将叛军消灭。D.晋宣王司马懿因常林是同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每遇常林总是跪拜见礼。司马懿位高权重,有人劝常林不要受此大礼,常林予以拒绝。作者认为常林节操清峻。5.翻译下面一个句子。晋宣王以林乡邑耆德,每为之拜。  

网友回答

答案:1.C;2.A;3.D;4.C;5.司马懿因为常林是同乡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每每遇到他也要跪拜见礼。解析:1、  C项中,“稽”是“考证、考核”的意思; 2、  A项中,两个“其”都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B项中,“应之若响”的“若”是“像……一样”,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若”是“假如”的意思。C项中,“汝何不拜”的“何”是“怎么,为什么”,“大王来何操”的“何”是“疑问代词,什么”;D项中,“林乃避地上党,耕种山阿”的“乃”是“副词,于是”的意思,“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乃”是“副词,却,竟然”的意思。 3、  A项中,②不是表示常林节操清俊;B项中,①是表示常林的才能,②是表示常林与乡亲分享粮食;C项中,①、②都是表示常林的才能。 4、 A项中,并不是“制止了他的错误做法”,而是“救出了自己的叔父”;B项中,内容理解错误;D项中,并不是“作者认为常林节操清俊”,而是“当时的人认为常林节操清俊”。 5、 翻译古代汉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字词,如“耆”是“老”的意思。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