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甲的长和宽的比是3:2;乙长和宽的比是7:3,求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发布时间:2021-03-15 13:44:09

甲乙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甲的长和宽的比是3:2;乙长和宽的比是7:3,求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网友回答

8:7设长方形甲长为3a,宽为2a,周长为C;长方形乙长为7b,宽为3b,周长为C
依题意:2*(3a+2a)=C,可得a=C/10 ①
2*(7b+3b)=C,可得b=C/20 ②
S甲:S乙=(3a*2a):(7b*3b)
将 ① ,② 代入,S甲:S乙= 8:7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供参考答案1:
24:21供参考答案2:
8比7供参考答案3:
设甲的长是3x,宽就是2x,乙的长是7y,宽就是3y
则3x+2x=7y+3y
x:y=2:1
甲面积是3x×2x=6x^2
乙的面积7y×3y=21y^2
把x:y=2:1代入
甲面积:乙面积=24:21=8:7
供参考答案4:
我静悄悄的过来
再静悄悄的拿走2分
最后我静悄悄的离开
供参考答案5:
小学数学公式
运算定律共有五个: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运算性质指: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几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这部分内容只是用于简便运算。
运算法则包括: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小数四则运算法则、分数四则运算法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
公式在小学数学的运用中,重点是两方面:
1.运算定律或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C=2(a+b)
正方形周长:C=4a 圆的周长:C=2πr,或(πd) 长方形面积:S=ab 正方形面积: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S=ah 圆形面积:S=πr2 长方体体积:V=abc表面积S=2(ab+ac+bc) 正方体体积:V=a3表面积S=6a2 圆柱体体积:V=πr2h表面积S=2πrh+2πr2 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大纲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要注重在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发展了,也就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行程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 环形行程:抓住往返过程中不便的关系 比例应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复杂行程:包括多次相遇、火车过桥,二维行程等。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