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事件】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1-03-31 09:11:08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网友回答

【答案】 先介绍下2个运河的情况!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领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F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年1月,埃及政F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第一阶段工程1980年完成,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横切面适于航行的部分);通航船只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货轮.第二阶段工程于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将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
   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通车,从而大大缩短了往返运河西岸所需时间.这条在苏伊士以北17公里处的隧道,加上两边进口,共长5.9公里,隧道本身长1.64公里.隧道内公路宽7.5米,来往车辆往返并行,每小时可以通过2000辆汽车,这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海底下连接亚洲和非洲的第一条陆地信道.
   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由于中东地区铺设了大量的输油管道,以及公路和铁路发展迅速,苏伊士运河面临着过往船只、特别是运油船逐年减少的局面,埃及通过对苏伊士运河上的过往船只收取的过境费收入也开始下降.1993年2月14日,埃及决定拓宽和加深苏伊士运河,以增加外汇收入.运河加宽30米,加深1至17米,此项工程于当年底完工.1996年7月24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决定进一步增加运河深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轮和货轮使用苏伊士运河,以确保埃及靠苏伊士运河所得的收入不会下降.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运河管理局统计报告显示,苏伊士运河自1975年6月重新启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里,共为埃及征收的船只过境税达300亿美元,是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启用到1969年6月因中东战争而关闭的98年间过境费收入总和的6倍.据运河管理局公布的年度报告,2001年共有13986艘各类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这些船只的总载重量达4.56亿吨,收取的船只过境费达19亿美元.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里,苏伊士运河收入达到23.08亿美元,创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新高.
  巴拿马运河
   连接巴拿马城和科隆﹑克利斯托巴尔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各港之间利用巴拿马运河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 短 航 程5 000~10 000km. 1881年法国工程师F M de莱塞帕斯按无闸运河方案设计﹑施工,历时9年因工程艰巨而失败.1903年美国取得运河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借权后,采用跨岭运河方案,于1904年动工,1914年8月15日竣工,历时10年.其特点是利用查格雷斯河建加通拦河坝抬高水位,以减少运河开挖量.运河水源由加通湖及其上游的马登湖供给.两湖蓄水量约62亿m3,其中12 3亿m3供过闸用水.通过运河一次需用水量20万m3. 巴拿马运河是双向航道,巴拿马城至克利斯托巴尔港全长81 3km,共设3处双线船闸.加通船闸水头25 9m,分三级;佩德罗?米格尔船闸水头9 45m,单级;米拉弗洛雷斯船闸水头16 45m,分两级.船闸呎度均为:长304 8m,宽33 3m,门槛水深12 8m,闸室水深13 7m.航道呎度为:宽152~305m,水深12 8~26.5m.通航船舶载重量一般为45 000t,最大65 000t,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每遇枯水季节,运河水深不足,船舶最大吃水必须小于11 58m方能通过运河.船舶通过运河时间平均需14h,其中航行时间10h.通过 巴拿马运河平面位置图 运河船舶数量,1970~1980年平均每天35~40艘,平均每年14 000~15 000艘.年通过货运量超过1亿t.年收入通行税超过1亿美元. 目前运河由巴﹑美两国共管.根据1903年签订的美巴条约,至2000年元旦,运河和运河区将由巴拿马共和国收归国有.由于货运量剧增和运河水源紧张,计划修建第二条巴拿马运河.
  其次介绍下运河的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埃及将船只凿沉在塞得港苏伊士运河的河口.入侵一发动,英国海军的打捞船就开始清理河道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 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运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1952年埃及七月革M胜利后,埃及人民掀起反对英军占领运河区,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 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于1956年6月13日前将占领军撤出运河区.埃及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抵御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寻求军事援助遭到刁难与拒绝后,于1955年9月与苏联、民Z德国、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购买苏联等国的武器装备.这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为迫使埃及政F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1 956年7月,英、美发表声明,撤回1952年允诺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坝工程提供的7000万美元援助.接着,世界银行也停止贷款 2亿美元给埃及的计划,埃及不屈服于西方压力,同年7月26日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以便用运河航运的收入作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款项.英、法担心运河关闭,海湾与西欧之间的石油运输线被切断,对埃及进行威胁制裁.首先冻结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运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国政F发表联合公报,主张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并提出召开24国参加的伦敦会议,遭埃及拒绝.随后,美国、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伊朗和瑞典组成的“五国委员会”对埃及施加压力.英、法还煽动几百名外籍职员离职,但埃及领航员成功保证了航运畅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开伦敦会议,决定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A理会讨论.
    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双方军队在12小时内从运河区撤出,否则将派兵干涉,遭到拒绝.1 0月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11月5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附近登陆,但在当地军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军受阻.埃及宣布与英、法断交,埃军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卫运河区.世界各国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一些阿拉伯国家与英、法断交,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11月1日,美国在联大紧急大会上提出立即停战的提案.2日,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这个提案.11月5日,苏联建议与美国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并向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声称“决心使用武力”恢复和平.英、法政F内外交困,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从埃及撤军,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
  以色列入侵埃及西奈半岛军事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以军总参谋长达扬将军(前排右),及后来曾任以国防部长的沙龙(前排左)
  正冒着枪火躬身前进的英军士兵,夺下了这座村庄
  英国军队在塞得港进入阵地,附近一幢楼房在燃烧
  巴拿马运河战争爆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从偷袭珍珠港中尝到了甜头,马上设计了一个更奇特的偷袭计划,把目标对准了巴拿马运河.幸运的是,到了日军实施这一计划的时候,战局的转变迫使日军最终放弃了这一罪恶的企图.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被誉为“世界桥梁”、“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就想攻击巴拿马运河,切断水上交通,并适时空袭美国本土,以造成有利的战争态势.但巴拿马运河距日本本土8000多海里,怎样长途奔袭而又不被发现呢?日军想到了技术还不太成熟的艇载飞机.
    日本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潜艇携载飞机的试验,在吸收德国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很快研制出了新型潜艇.二战中的大型日本潜艇都有携带艇载飞机的能力.这些潜艇指挥塔下保留了特定空间,且用耐压壳包裹,用于携载水上飞机.
    1942年9月,日军进行了艇载飞机攻击美国本土的尝试.一艘日军潜艇携带水上飞机悄悄地靠近美国西海岸,在俄勒冈州的森林中投掷了两颗小型RS弹,引起了森林火灾.这件事曾在当时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和担忧.日军觉得这一方法虽然可行,但是艇载机一次出动的数量太少,威力太小.为了有效地攻击巴拿马运河,威胁美国本土,日军于1943年年初开始研制新型潜艇和飞机.
    在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两年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1945年2月,为偷袭巴拿马运河而研制的特级潜艇伊-400号和伊-401号、甲级潜艇伊-13号和伊-14号终于相继下水.4艘潜艇可携带10架特制的艇载飞机.特级潜艇的飞机使用鱼雷,甲级潜艇的飞机使用炸弹.特制的新型M6A水上飞机称“晴岚”,靠潜艇弹射器起飞投入作战.飞机弹射起飞间隔为4分钟.
    4艘潜艇和1艘补给艇组成的特种潜艇编队诞生了.为编队制定的第一个作战计划代号被称为PX行动.根据该计划,日本将出动10架艇载机对美国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岛屿投掷细菌武器,通过被感染的老鼠和昆虫散布可怕的疾病,包括鼠疫和黑死病!由于未能及时将细菌炸弹武器准备好,加之害怕此举引起美国的报复,当时负责作战指挥的丰田辅武海军上将下令取消了该计划,推出轰炸旧金山、巴拿马、华盛顿或纽约等城市的计划.在随后的商讨中,出动艇载机炸毁巴拿马运河的计划最终被采用.
    在模拟的巴拿马运河区,特潜编队展开了紧张的训练.为了达到攻击的实际效果,日军专门制成了巴拿马运河闸门的模型,进行反复的投射训练.只见潜艇或沉或浮,时隐时现.时而,潜艇浮出海面.“睛岚”凌空而起,投下弹药后准确返回.两个月后,这支特种潜艇编队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
    但此时的太平洋战场,美军已经兵临城下,打到了日本的家门口冲绳岛.此时的日本自顾不暇,破坏巴拿马运河的军事意义越来越小.一天,日本海军急需潜艇前往特鲁克岛,去支援守岛部队作战.为了解救燃眉之急,4艘作战潜艇先后被派往该岛.甲级潜艇伊-13号在中途就被美军“安济欧”号航母的飞机发现.飞机投下深水炸弹.伊-13号命丧黄泉.
    1945年7月,日军派遣伊-400、伊-401号潜艇攻击乌利提环礁中的美国舰队.8月15日,已经抵达攻击阵位的两艘潜艇得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决定遵从东京的命令向美军投降.一个罪恶的计划彻底画上了句号.
  补充:毫无疑问,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明显强于巴拿马运河.首先,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战略地位比仅仅连接南北美大陆的巴拿马运河重要的多.其次,环绕苏伊士运河的北非和近东、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可以有效对周边地区形成威胁,因而作用更加明显.再次,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使用率极高的国际性运河,其作用也要大于巴拿马运河,所以我觉得苏伊士运河的军事作用和效果更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