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2:34:4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  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地射出荧光。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例外的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好多超低温设备常常用铜来做。  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超流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1)下列哪一个现象不属于“超低温”现象?[  ]A.鸡蛋、石蜡等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B.锡壶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C.铅铃铛摇起来闷声不响。D.液态氦从小杯自动流到大杯。(2)这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请给“超流现象”下一个定义。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C(2)比喻说明、对比说明、分类说明。 (3)在-270.96℃下,液态氦的粘性会消失,它在任何东西上流动都没有阻力,甚至可以垂直地爬上容器的壁,这种没有阻力的流动现象叫作“超流现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