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1)指出仪器名称:甲______,乙______.(2)如果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该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正确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0-08-06 00:36:01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

(1)指出仪器名称:甲______,乙______.
(2)如果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该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正确方法是______,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若用A和E连接制取氧气,当______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实验完毕时,应先______,后______.某同学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经检验不纯净,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通常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和______进行连接,实验开始前要先进行一步操作是______.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反应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如果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收集时气体应从导管口的______端(填“a”或“b”)通入.
(5)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他联想到实验中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作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请完成表格内空格的填写)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______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
木条复燃______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实验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试验还不够,还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网友回答

解:(1)指定仪器是试管和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还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集气瓶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开始收集,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实验完毕,要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瓶内未装满水,或导管口有气体生成就立即收集;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验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
(4)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b导管进入,随着氧气的增多,将水挤压到集气瓶底部通过a导管排尽;
(5)实验验证: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是木条不复燃,说明了是用木条在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对比实验二的操作,可以得出实验一的操作;
实验二:根据实验现象:木条复燃,说明了氧气的存在,更说明加入水泥块后过氧化氢中有较多氧气产生;
讨论与反思:研究是否是催化剂不但要从能够改变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还要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方面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水泥块是从溶液中取出的,要得到水泥块的质量,就需要将水泥中的水分除去,然后用天平称量质量才能比较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研究催化剂,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还要研究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