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2:05:17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忽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邻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⑥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  ②雅量:宽宏大量  ③诡:欺骗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⑴无术可医                    ⑵骂之亦可警将来        ⑶某益窘                      ⑷其病良已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汝病乃天罚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                          D.翁乃骂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邻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4.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3分)                                                                              

网友回答

1.(4分)(1)方法 (2)警醒,警告  (3)更加   (4)停止,指病好了2.A3.(3分)邻居老人向来宽宏大量,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在声音和脸色上。4.(3分)参考一:对盗鸭者说,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参考二:对邻翁说,受了害,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解析】1.试题分析:⑴术:是方法。 ⑵警是警醒,警告的意思。⑶益:更加,可联系香远益清。 ⑷已:停止。可联系死而后已。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2.试题分析: “汝病乃天罚”的“乃”是“是”的意思。A中乃是是的意思, B.乃不知有汉的“乃”是竟然的意思。C.乃重修岳阳楼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D.翁乃骂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点评:近年来,一词多义仍是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为解释或辨析,题型以填空和选择为主。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3.试题分析:“素”平素,一向,“未尝”不曾,“征于声色”表现在声音和脸色上。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4.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回答时要注意选弄清居民、邻翁各是怎样的人,各有怎样的错误,再针对他们的错误来回答。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要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