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张丽钧)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03:48: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张丽钧)  (1)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2)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3)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A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4)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  (5)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B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6)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初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7)中考来了。  (8)中考又走了。  (9)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10)很快,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金榜题名一样高兴。  (11)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将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储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12)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  (13)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14)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这张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15)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选文有改动)1.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地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2.当发现程海仅花去他自己的60元钱时,为什么“我”会“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处都写到了程海对“我”的感谢。请结合文意,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A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_________________B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_________________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及“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5.“当你明白地知晓……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试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3分)不想被别人看到,也不想让程海察觉到“我”是在有意帮助他,怕伤害他的自尊心(2分);表现了我考虑问题细致周到。(1分)  评分标准:能答出“怕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个要点即可得2分。  2.(3分)示例①反思自己是不是无意中伤害了这个要强的孩子,为此感到内疚。②贫穷使一个孩子变得如此敏感、自闭,“我”为此既伤感又担忧。③程海未能体察到“我”的良苦用心,更未理解“我”的深深期待。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3.(4分)  (1)对于“我”对学习上的帮助,真心地接纳,发自内心的感谢。  (2))虽不情愿却又无法拒绝,为了不伤害“我”,只好委婉地接受。  评分标准:能依据文意,联系上下文做出合理的解释,意思对即可。  4.(3分)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缘起,又对交换饭卡起了铺垫和衬托(对比)作用。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评分标准:把握三个得分点:①铺垫;②衬托(对比);③照应。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5.(4分)示例:有时候,我们要有坦然接纳别人帮助的勇气,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2分)。文中的“我”本想借助饭卡给贫困的程海以帮助,让他感受到一种温暖,却未能实现,这让我有些失望(1分)。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感受(1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