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0-07-25 20:19:13

解答题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网友回答

(1)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2)废科举;商务印书馆。(3)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4)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解析(1)通过材料可知康有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发展教育;“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则是考查学生识记能力。(2)由这一信息《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可知是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注意问的是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2月创立于上海,至今 已走过了近115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3)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新文学代替旧文学,作用就是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4)注意认识类题目要由此彼里,切忌主观随意性,也是言之有理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