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

发布时间:2020-08-04 17:43:0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实乃甚于加赋……”
                                                                                                                                ——摘自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材料三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在统治阶级内部所面临的困境。(3)根据材料三,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4)根据材料四,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网友回答

(1)不加赋而国用足。(2)统治阶级内部的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改革思想缺乏理解;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3)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 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以及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4)从根本上讲,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找到王安石的话即可得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