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首先析出晶体的是aB.t2°时,将30g?a物质

发布时间:2020-08-07 13:53:3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首先析出晶体的是aB.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80gC.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无晶体析出的是cD.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b>a>c

网友回答

CD
解析分析:A、根据a、b、c三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是否会析出晶体.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a、b、c三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是否会析出晶体.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t2℃时三种的溶解度关系为a>b>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00%,可以判断此时其质量分数关系为a>b>c,降温后a、b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最后进行综合比较进行判断.

解答:A、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后溶解度增大,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故首先析出晶体的是c,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5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温度下,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25g,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50g+25g=75g,故选项说法错误.
C、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a物质的变化较大,故从t2℃降低到t1℃,a析出晶体最多;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后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无晶体析出的是c,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t2℃时三种的溶解度关系为a>b>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00%,可以判断此时其质量分数关系为a>b>c,降温后a、b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而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