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高俅高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太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发布时间:2020-07-09 16:56:38

水浒中的高俅高太尉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太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网友回答

“太尉”的职权比作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但是,他又比现在的“防长”、“总长”的权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就有权随意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
  宋朝则有臭名昭著的奸臣高俅高太尉。高俅,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即宋徽宗)。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驰。在施耐庵《水浒传》中对他有深刻刻画。高俅于靖康初病死。
  扩展资料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
  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俅

网友回答

国防部长。
  太尉,官名,由战国时秦国的国尉演变而来。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为三公之一。西汉初沿袭秦制,有事则置,无事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汉武帝时改大司马大将军。东汉复置,魏晋以后渐渐变成虚衔或加官,明清废。
  扩展资料
  官职沿革:
  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作为官名,源于国尉。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白起以左更迁为国尉,又以国尉迁大良造。
  自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以大良造为上将军,王龁以左庶长为裨将,此后左庶长、左更、大良造等掌军事的官已成为爵位名称,将军、上将军成为战时指挥军队之官,而国尉则转化为中央主持军事的长官。
  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与掌政务的丞相,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共同负责国家政务。
  西汉初沿袭秦制,但其时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也有观点认为,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等官职。
  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