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区敬月亮公公用什么食物,墓碑石孝子的排列顺序

发布时间:2020-07-09 18:19:58

扬州地区敬月亮公公用什么食物,墓碑石孝子的排列顺序

网友回答

老扬州祭月习俗
  扬州人有中秋节拜月的习俗,民间有"女不送灶,男不拜月"一说。意思是:女人不拜灶神,男人不敬月亮(传说月亮是"太阴星君"。至于男人为何不拜"太阴星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就是扬州人的风俗吧。
    敬月亮神的花色可多了。当八月十五夜间晴空万里,一轮皓月升腾之际,敬月亮神的仪式开始了。旧时,大多数人家,八月十五晚上,门口摆开了供桌,供桌上的东西可丰富了。首先,一尊宝塔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供品。
    这宝塔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王侯将相,皇帝老子当然是金宝塔、银宝塔,甚而是翡翠宝塔、珍珠塔。有钱的老板大亨,也许是铜宝塔、锡宝塔。稍逊一筹的是琉璃灯宝塔。再低一等的是黄烂泥做的宝塔。实在穷狠了亦须用纸折一尊宝塔,就是诸债临门,也要画鸡画鹅画个宝塔。
    除了宝塔外,还有身着凤冠霞帔,足蹬红绣花鞋,或瓷或泥制做的月宫娘娘。既然是"月宫娘娘"她也有全副"鸾驾"。正是:
    龙车凤辇滚轴轮,宫娥彩女掌纱灯。
    头锣执士仪仗队,金瓜钺斧朝天蹬。
    如此排场,才像敬月宫殿娘娘的架势。当然,这些所谓"龙车凤辇"只不过是民间的微型工艺品罢了。
    除了戏剧性的造型场面外,那就是食物供品。有的是店里买来的月饼,有的是家里做的面饼,有的人家还特制一块萝卜丝馅心大饼。这类饼一概称为"团圆饼"。月饼、团圆饼是主角,配角便是菱角、白藕、荸荠、芋头、莲蓬、鸡头米子。还有橘子、花梨、香椽、佛手、石榴、柿子、老菱、藕、莲蓬、糖炒栗子等都是祭月的风俗食品。

网友回答

出殡序列十分严格,不能错位。通常由茶房安排。出殡队伍最前面是8杆红色旗,4面龙头铜锣,4把遮阳红伞,4把绿扇、金瓜、钺斧,朝天蹬、八大抬、四大桌,鹤童虎判和顶盔挂甲面目狰狞的2个开路鬼——方相、方弼兄弟的扎彩(其一手持三节棍、一手高擎七节鞭)、雪柳(雪柳的多少也看丧家主人花钱多少而定,有的可达标1百多棵)。执事后棺轿前为宾客,同辈按岁数大小排列,年长者居前。最初,以重孙、孙、大孝子、二孝子等顺序排列,后来,长子扛魂幡引导在前,次子等孝男、孙辈持哭丧棒依次向后排列。用一块白布,一端系于杠前,一端由大孝子牵于肩,诸孝子依次摞布在肩,随杠哭泣而行,谓之“扫灵”。哭丧棒的制作也有讲究,丧父用竹子为杖,取父之节在外;丧母则要用梧桐木为杖,取母之节在内。其后为棺轿。女眷们则要坐在棺后的车轿上,一路嚎陶大哭。这时长媳要抱定一陶罐,亦称“匣食罐”,内放饭菜,下葬时由孝男放置死者头前。若长子先其父亡故,长孙(津俗谓之“承重孙”)则要顶替其父扛幡引导于前,其叔父辈排列其后,抱罐者也是长孙媳妇。最后面是僧、道、尼唪经队伍,一组被称为“一棚”,棚越多越隆重,越显示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大部分棚经都是丧家出资雇佣的,也有亲朋赠送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