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后是怎么划分的,公元前后如何区分
网友回答
公元前: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称为公元前。公元后: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公元后。所谓“公元”百,就是公历纪元。以公元纪年为界限,公历纪元前为公元前,公历纪元后为公元后。“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扩展资料算法格里历与儒略历大致一样,但格里历特别规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度;如此,每四百年,格里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版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到1582年时,儒权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元
网友回答
公元前后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区别。具体如下:1、公元前(Before Christ(意为“基督前/主前”),缩写B.C.),即公元元年以前。如:公元前197年,公元前8年等。公元前xx年,也简称“前xx年”。2、公元后即公元、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一、公元(纪年体系)的起源: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以黄帝纪年为元年,2015年是我国农历开元4713年,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二、公元元年:公元1年,属公元1世纪00年代。中国为辛酉年(鸡年),汉平帝元始元年。扩展资料:一、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5、星岁纪年岁星纪年战国时期用岁星纪年。岁星就是木星,由西向东运行,绕太阳一周用11.86年古人发现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6306437大约12年后木星又出现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天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给他们起上名字。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一个星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纪年。如岁在星纪,岁在析木、岁在大梁。太岁纪年木星运行轨道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给它又起了十二个名字。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恰、涒摊、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用它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纪年方法不精确又繁琐,后废不用。这种纪年方法在《吕览》、《楚辞》中可看到。6、生肖纪年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敦煌经卷有记载,生肖纪年起于少数民族,至今西藏还是用这种纪年方法。藏历是用阴阳五行和十二生肖搭配,五行用两次和肖兽搭配。藏历五行为木、水、铁、土、火。十二生肖同汉历十二生肖相同。二、公元元年大事记1、世界人口达2亿。2、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传统上以此年为耶稣诞生之年,并为公元纪年之元年。事实上,耶稣的出生年、月、日皆难以考究3、奥维德开始撰写《变形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元元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