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文章,老舍写过哪些文章?
网友回答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网友回答
1、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骆驼祥子》、《 赵子曰》、《离婚》、《鼓书艺人》、《二马》、《火葬》、《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猫城记》、《文博士》、《小坡的生日》等。
2、中篇小说:《月牙儿》、《阳光》等。
3、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
4、剧本:《龙须沟》、《残雾》、《茶馆》、《桃李春风》、《神拳》、《 大地龙蛇》等。
5、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扩展资料
老舍名言: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生平:
1、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2、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
3、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
4、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5、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
6、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7、1946年赴美讲学。
8、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9、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
参考资料:人民网—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