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韩冬郎①为诗相送寄酬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②万里丹山路③,雏凤清于老凤声。 [注]①韩冬郎:即晚唐的著名诗人韩偓。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到四川去,当时只有10岁的韩偓与父亲韩瞻为其送行,并作诗送给李商隐。这首诗是李商隐大中十年回到长安时的酬答。②桐花:出自《庄子·秋水》,凤凰之属“非梧桐不栖”。③丹山路:出自《山海经·南山经》,有个丹穴山,山上有鸟,像鸡,有五彩,名叫凤凰。1.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冬郎韩偓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这首诗最鲜明的修辞手法是什么?3.末句“雏凤清于老凤声”中的“清”有怎样的含义?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十岁裁诗走马成”,其中“裁诗”指用心安排剪裁,“走马成”极言诗成之快。这里面有李商隐对冬郎少年才俊的赞美之情,更暗含了依依不舍之情。“冷灰残烛动离情”,写别离,尤其是“冷灰残烛”,更突出了分别时的凄然。 解析:要抓住“走马成”的赞美之辞以及“冷灰残烛”的烘托作用分析。 2.参考答案:比喻,以雏凤来比喻韩冬郎,以老凤来比喻冬郎父韩瞻。 解析:从诗歌最后点明题旨之句“雏凤清于老凤声”看,当是比喻手法。 3.参考答案:“清”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凤凰的鸣声嘹亮(这是本意);二是指冬郎诗的语句清新,文辞清丽;三是指冬郎的个人前程定会通畅无阻,前途无量,甚至超过其父。 解析:要从其比喻义谈起。从全诗看,诗歌主要是称赞韩冬郎的才情的,而韩此时正值年少,乃“雏凤”之谓也,相对来说,“老凤”当指长辈。这样,“清于”当是“高出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