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完成下列各题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搐(chù):缩入,夹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好书画 ②所宝以百数 ③尾搐入两股间 ④处士笑而然之(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所宝以百数A.以天下事为己任 B.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实奇 D.遂以名楼(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处 士 笑 而 然 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锦囊玉轴,常以自随。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说说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爱好书画.好:喜爱;②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宝:珍藏;③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④读书人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然:认为…对/是这样.(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以”一词的用法.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的用法.例句: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以:介词,用来.A:以:介词,把;B:以:动词,认为;C:副词:因为;D:以:介词,用来.与例句相同.故选:D.(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处士”、“笑”、“而然之”,是主谓宾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故句子划为:处士/笑/而然之(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①句中重点词语有:锦囊:用锦囊装;玉:用玉石.句意为: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②句中重点词语有:直:笔直;益:更加.句意为: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直,不生藤蔓不长枝节.越远香气就越清新,笔直洁净得里立在水中.(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相象.答案:(1)①喜爱;②珍藏;③大腿;④认为…对/是这样.(2)D.(3)处士笑而然之处士/笑/而然之(4)①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②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直,不生藤蔓不长枝节.越远香气就越清新,笔直洁净得里立在水中.(5)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