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58: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日:“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齐王攸当之藩,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山东中学联盟)主俱入,稽颡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日:“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忤旨,左迁国子祭酒,常侍如故,数年,入为侍中。主者处事或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而济遂被斥外,于是乃移第北芒山下。

帝尝谓和峤日:“我将骂济而后官爵之,何如?”峤日:“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济答日:“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帝尝与济弈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寻使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先浑卒,追赠骠骑将军。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

 (《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有才,风姿英爽  逸:突出   B.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官    去:辞职

C.侪类以此之        少:轻视    D.朝臣莫能焉    尚:推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王攸当藩    师道不传也久矣

B.武帝尝会公卿藩牧式乾殿    请奉命求救孙将军

C.济时伸脚局下,皓讥焉    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幼

D.好言伤物    乱易整,不武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济个性的一组是                         (    )

①风姿英爽,气盖一时 ②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③济性峻厉,明法绳之 ④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  ⑤帝尝与济弈棋……济时伸脚局下⑥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济年轻时不仪精通骑马射箭技术,力大无比,精通《易经》及《庄子》《老子》,且技艺超人,在当时非常有名。

B.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怏.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

C.王济外表儒雅,但言辞直白激切。皇帝曾指责其有愧,王济则以因琐事导致兄弟不相容而为陛下感到羞耻予以回敬。

D.王济与堂兄王佑不合,王佑的同党都认为王济不顾念王佑的父亲,后王济被排挤在外,将家也搬到了北芒山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为河南尹,未拜,坐鞭王官吏免官。而王佑始见委任。(4分)  

(2)帝因召济,切让之,既而曰:“知愧不?”(3分)

(3)济时伸脚局下,而皓讥焉。(3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D

2.D

3.A

4.B

5.(1)外调任河南尹,还没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此时王佑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4分)

(2)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 (3分)

(3)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解释不准确,由原文上句“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内容大意可知,尚:超过。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之”分别为“动词,到”与“助词。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处所,在”与“介词,表对象,向”;C项“而”分别为“而,表因果火系”与“而,连词,表转折”;D项“以”均为“介词,用”。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王济个性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②是说王济与孔恂、王恂杨继等都是当时的才俊;④是指皇帝的回答;⑥是陈述王济死后人们的反应。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官升得虽快,都不认为他是靠才能达到的”表述不准确,与原文内容不符,曲解原意,原文为“咸谓才能致之”。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拜”、“坐”、“见”、“委任”、“切”、“让”、“既而”、“时”、“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王济字武子。年少时有超人的才能,风姿英俊豪爽,气概超越一时。喜好弓箭骑马,勇力无人能比,精通《易》及《庄》、《老》,文词关好,技艺超人,在当世有名望。二十岁,应召离家出任中书郎,后因为母亲守丧辞官。起用任骁骑将军,逐渐升迁任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在同一官列,成为当时俊杰。武帝曾在式乾殿会见公卿及地方长官,看着二济、二恂对诸位公卿说:“我的左右可以说温顺恭谨的恂恂济济一堂!”每次侍奉拜见皇帝,没有不议论人物及各类事情得失的。王济善.于清谈,修饰辞令,讽议评价将帅,朝臣没有能超过他的,皇帝更加亲近看重他。官升得虽快,都说是靠自己的才能达到的。然而王济外表虽然宽宏儒雅,而内心很是嫉妒苛刻,喜欢用言语伤人,周围人因此轻视他。

齐王司马攸将去自己的藩国,王济在陈述请求之后,又屡次让公主与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一同入宫,磕头流泪请求皇帝留下司马攸。皇帝生气地对侍中王戎说:“兄弟间关系最亲,如今派出齐王,自然是我家里的事。而甄德、王济接连打发妇人来活活哭死人!”由于抵触违背圣旨,被降职但任国子祭酒,常侍的职位依旧。几年后,入宫任侍中。主事人处理事情有时不恰当,王济生性严厉,依法惩处他。王济平素与堂兄王佑不和,王佑的党羽很是认为王济太不顾念王佑的父亲,(这种看法)于是助长了对王济的不同意见.。后来,王济出任河南尹,还没有去上任,就因鞭打王府的官吏而获罪免职,而王佑此时正被信任而得到重用。王济于是被贬斥出朝,王济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

皇帝曾经对和峤说:“我想骂王济然后给他封官进爵,怎么样?”和峤说:“王济豪爽,恐怕不能委屈他。”皇帝于是召来王济,狠狠地责备他,然后说:“知道惭愧吗?”王济回答说:“兄弟间因一尺布、一斗米引起的纷争竞不能相容,我常为陛下感到羞耻。别人能让亲人疏远,我不能让亲人亲近,为此我愧对陛下。”皇帝默然不语。

皇帝曾与王济下棋,孙皓在旁边,皇帝对孙皓说:“为什么喜欢剥人的脸皮?”孙皓说:“我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就剥了他。”王济当时把脚伸到了棋盘下,因而孙皓讥讽王济。不久朝廷让他由平民身份兼任太仆。四十六岁时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等到将要安葬的时候,当时的贤人都来了。孙楚很敬重王济,而来得晚,哭得很悲伤,宾客没有不落泪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