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改写而成.但在艺术手法上.较之有很多创新.下面列出三段曲文.请你细加对比.说说的妙处.

发布时间:2021-02-17 17:11:10

《王西厢》是由《董西厢》改写而成,但在艺术手法上,《王西厢》较之《董西厢》有很多创新。下面列出三段曲文,请你细加对比,说说《王西厢》的妙处。

(1)“送别”的开头:《董西厢》“早是恁凄凄凉凉,受烦恼,那堪值暮秋时节!雨儿乍歇,向晚风如漂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王西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写想象中别离后的愁苦:《董西厢》“最苦是离别,彼此心头难弃舍。莺莺哭得似痴呆,脸上啼痕都是血,有千种恩情何处说?”《王西厢》“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3)写“送别”的结束:《董西厢》“马儿登程,坐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王西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董曲化用柳永的《雨霖铃》,取的是“晚风”“衰柳”“蝉鸣”这些小景,表现一种娇娇滴滴、儿女情长的伤感,而王曲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取的是“天”“地”“风”“雁”这些大景,作者从宏观着笔,大块设色,在无限愁苦中透出一股雄浑豪迈之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莺莺倔强不屈的性格。

  (2)董曲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法。王曲先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诉说别离后忧愁无处诉的悲苦,接着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忧愁极多极重的痛楚,最后描写一个倚楼西望、肝肠寸断的形象,王的写法多样,显然比董高明得多。

  (3)董曲仅仅将两人从空间的距离拉开,抒发“有情人被硬生生撕开”的悲苦。王曲全是用景语,没有一个字写情,但字字都在抒情。莺莺呆立原地,目随张生远行,她看着张生转过青山,出了疏林,消失在暮霭中,最后什么也看不见了,于是侧耳谛听,仿佛远处又传来张生坐马的嘶鸣。莺莺和张生虽然在空间距离上越来越远,但莺莺的一颗心却紧紧贴附在张生的身上,心理上永远也不会有距离,这不是一般的悲苦,这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依恋!感情虽然含蓄,但是却更炽烈也更纯真。

  提示:这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比较鉴赏的关键是选定比较点。(1)两段唱词都在“送别”的开头,都是描写秋景,都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法。它们的不同之点在于所选的景物不同,因而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2)两段曲词用的表现手法不同。(3)则是描写的角度不同,一个只是从空间写实,一个不仅写空间距离,还写了心理距离。找到了比较点,分析起来就不困难。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