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兵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论文类型.

发布时间:2021-03-07 21:04:03

北府兵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论文类型.

网友回答

《晋书》卷七五史臣曰:“建元之际,时政多虞,巨猾陆梁,权臣横恣.其有兼将相
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之以端拱,凿井赖之以晏安者,其惟谢氏乎!”史臣所论
,起自陈郡谢氏谢尚辍黄散以受军旅,迄于谢玄以疾解北府之任,其间四十余年(344—3
87年),谢氏于晋室有殊功而少愆失,故作褒掖如此,以见谢氏家族发挥的历史作用.与
东晋其它几家当政士族相比,谢氏翼卫东晋朝廷而又门风谦退,不妄生事端的特点,是非
常明显的. 但是,还有不曾为史臣注意到而后果甚为重要的问题,即淝水战后不及二年,谢安离
京师外驻广陵,让出了中枢相权;三年甫过,谢玄又退居会稽,让出北府兵权.谢氏此举
虽属被逼于皇帝和宗室的压力,但压力之下毫不反抗而放弃相权和兵权,这在东晋门阀政
治历史上是罕见的.谢氏离开中枢的结果,是相权完全归于宗室司马道子;谢氏让出兵权
的结果,是由谢氏组成和指挥的北府兵逐渐解体.长远看来,这些变化对于门阀政治的逐
渐消亡,关系非常重大.
北府兵在淝水之战前夕从事淮南、淮北的战争,指挥者是谢玄.淝水之战,谢石受其
兄谢安之遣,解仆射之任,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统率兄子谢玄、谢琰以及豫州刺
史桓伊等军应战.谢安则坐镇建康.淝水战后的北伐战争,谢玄为前锋都督,谢安甚至自
求征讨.这些阶段,合共约十年左右,驰骋疆场的大半都是北府兵,最重要的将领是出身
谢氏豫州军府的刘牢之,指挥权则在谢氏家族人物之手.谢玄卸北府之任后,北府宿将日
就零落,他们分散于淮北、淮南各州郡及其它军府,不再自成系统,也不能合力应战.这
时羌、氏、鲜卑慕容及其它各族诸国彼此攻伐,鲜卑拓跋部力量逐渐兴起,长期战事不已
,北方混乱异常.所以南北之间作战的机会大大减少,淮南、淮北的北府兵暂时没有从事
外战的需要.
太元十二年正月谢玄自彭城南返会稽以后,原由谢玄统领的徐州,与兖、青二州又析
为二镇.宿将朱序监兖青二州军事、二州刺史,自彭城退镇淮阴.朱序为桓温旧部,将家
出身,当十余年前桓冲为徐州时曾暂驻兖州.朱序虽然资望甚深,但于北府没有多少历史
关系.所以当他再度出刺兖、青时,谢氏旧将留驻淮南、淮北者未必服从他的节度指挥.
观《晋书》卷八一《朱序传》序于此时表求运江州米帛以资军俸一事,可知朱序兖、青任
内,军资还要仰赖上游桓氏老巢支援,不能在兖、青就地取给,也不能从扬州江南诸郡获
得,其处境是困难的.朱序在兖、青未得久任,太元十三年四月徒刺雍州,戍洛阳,谯王
司马恬遂出继兖、青之任.《晋书》卷三七《谯王恬传》:“恬既宗室勋望,有才用,孝
武帝深仗之,以为都督兖、青、冀、幽、并、扬州之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领镇北将
军、兖青二州刺史”.谯王恬所督既包括晋陵在内,则其时兖、青二州治所已由前此之淮
阴南迁京口.《谯王尚之传》直谓其父“活镇京口”;《太平广记》卷二七六引《异苑》
谓恬在京口为都督,重修邓艾庙,均可证实此点.《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亦作如是说.
至于徐州刺史之职,自谢玄离北府后即由执政司马道子兼领.因此之故,徐州刺史虽
置文武,但府第当在建康.《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在述及升平二年(358年)徐州刺史荀
羡等北镇下邳而于京口有留局以后说:“后徐州寄理(治)建业(建康)”.徐州寄治建
康,即是指司马道子兼领徐州时之事.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死,安帝即位,司马道子始解徐州之任,《通鉴》谓“
以散骑常侍彭城刘该为徐州刺史,镇鄄城.”彭城刘该不见于今本《晋书》.《魏书》卷二六《长孙肥传》有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记事,据《通鉴》时在隆安五年(401年)七月.《宋书》卷一《高祖纪》元兴三年(404年):“北青州刺史刘该反”;同书卷五一《宗室长沙王道怜传》,谓义熙元年(405年)南彭城内史刘道怜追斩叛将刘该.刘该刺徐州时驻鄄城,刺北青州亦治荒外,其人前后居疆埸之任八九年之久而未得代,似亦习于征战而且还反复于南北之间的将家.刘该刺徐州之前曾为散骑常侍,此官在晋世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