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
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6分)
(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根据“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政府制定国民义务教育制度;根据”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大、中、小学体制完备;。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可知,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
中国:根据材料“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规模不大,比日本晚了30多年。”可知:洋务运动运动只有技术学校,未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新学堂数量少,近代教育体制建立比人本晚。
(2)要求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日本实现近代化的重要经验是教育兴国,很快步入近代强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中国不重视近代教育,严重阻碍了近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