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的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较少,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
网友回答
首先这个问题缺少区域范围,如果是讲全球,那么世界上有很多山脉都是接近南北走向的,如乌拉尔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等等。如果是讨论我们国家的山脉,那么好像确实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多于南北走向的山脉。山脉的形成多是受到了板块运动的结果,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消亡边界,由于板块运动的结果,我国山脉走向中有两类走向山脉最多。第一类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北中南三列,北列为天山、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第二类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可分东中西三列,东列为台湾山脉;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南北走向的山脉在我国主要就是横断山脉,还有规模较小的贺兰山。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根据标准我们可以划分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这五种基本地形,而一个地区的山脉又往往会成为该地区地形构成的“骨架”,从而围出其他地形类型。比如,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就是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围成,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山脉的走向和格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地区的地形结构。山脉的走向,也就是山脉的延伸方向,一般可以表达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等。
我国第二类走向较多的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此类山脉可以分为东中西三组,东组山脉位于台湾,是台湾山脉;中组山脉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长白山和武夷山;西组山脉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山脉,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数量最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山脉的形成来研究,山地地形是各类地形中最为崎岖的地形类型,其形成过程往往是由于巨大的板块运动和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全球那些规模巨大的褶皱山系的形成,往往是和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有关。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的东南部,同时地处于另外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之间碰撞挤压的影响,从而决定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我国东部地区受到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从而隆起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受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从而隆起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脉。板块运动会影响地表的宏观地形,不仅仅会决定山脉的规模、走向、高度等结果,同时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比如我国四川发生的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都是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消亡边界有关,也就是和南亚次大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63661陆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
网友回答
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
(1)东西走向的山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 ——泰山;③南岭(读我国地形图,明确它们的位置)。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有三列:自西向东,依次为①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一条线以西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以东以平原、丘陵为主。②长白山脉——武夷山脉;③台湾山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3656465脉。三列山脉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受挤压、隆起的褶皱山,在山脉之间的地带大多为沉降带,地质历史上沉积了丰富的有机质,因此形成了煤、石油(气)等矿产资源。
(3)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脉、宁夏西部的贺兰山等,其中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4)其它走向的山脉还有:西北——东南的山脉,如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中蒙、中俄边缘),祁连山山脉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西南(中印、中尼边境),它是由几列平行排列的巨大山脉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珠峰是极好的登山、旅游、科考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