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温度小于t℃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D

发布时间:2020-08-01 00:42:2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温度小于t℃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D.把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均有晶体析出

网友回答

C

解析分析:A、根据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溶解度,溶解度需指明温度;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利用图示的曲线,比较温度小于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利用图示的曲线,判断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改变情况;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利用图示的曲线,判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改变情况.

解答:A、没有指明温度的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的说法不正确;故A不正确;B、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小于t℃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B不正确;C、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故C正确;D、降温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而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因此,把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只有甲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故D不正确;故选C.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