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8:5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登黄鹤楼熊召政历史播迁,春秋数易。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几次焚毁,又几次重建。耗资之巨,气势恢宏而鼎盛得很,则是今天的这一座了。古时的黄鹤楼是文人骚客聚首之地。五月登楼,望短笛之梅,落瓣于芙蓉雪浪;九月凭栏,看长亭之柳,系舟在米市渔街。弄笔者对此各有各的感悟:托兴寄情,写忧患文章者有之;叹乡关无觅者,更是不少。今天登楼的人,旺季时如蚁聚。然而在这里发思古幽情的,却没有几个人了。人们当然不必追寻汉朝的黄鹤翩然何处,唐代的白云又飘向哪里。鸡犬桑麻的往事,早已失落在满楼喧响的迪斯科舞曲中。夹杂在旅游的人群中,我也曾好几次置身这高拔的仿古建筑,临观苍茫河汉,回之望之,歌之啸之。人的视觉世界建立在两种经验之上:重力线是垂直的,水平线与它直角相交,成十字架结构。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是在这十字架结构的交叉点上。万里长江自西向东,京广铁路自北向南,两条大动脉在黄鹤楼前的长江大桥交汇,车骑舟航,达至东西南北。而漫步黄鹤楼的高层回廊,亦能任乱发飘然,把四面江山,看个痛快。倚楼西望,苍茫一片。乃是莺飞草长的江汉平原。这云梦大泽的遗址,上有碧水千湖。牧歌与渔歌糅成的水彩平畴上,更是一水横来。涌入楚地的长江,开始有了大气魄。溯江而上,在进入南津关,探奇二百里三峡,继而去巴蜀买醉,天府搜神之前,不妨先来欣赏葛洲坝的水利枢纽工程。鬼斧神工,耸大江铁门;经天纬地,锁高峡洪波。好一幅精美绝伦的智能风景画。更有旋转于江心的巨型水轮发电机,让你体会到现代化进程的宏伟。凭栏东眺,拍天而去的长江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轮船穿梭在吴头楚尾,往返穿过迷蒙烟雨,当然也有二十四番花信。如果在黄花初吐,紫蟹才肥的季节,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大小游船就多于过江之鲫了。十年改革中的经济建设,正在改变金粉故都,烟雨六朝的江南情状。金山寺没有了法海,寒山寺远度的钟声,已滤成旷古的忧愁。买棹而去的游人,可在江浙的莺花月露中,乐成一尾春江上的活泼泼的游鱼。在黄鹤楼上引颈面北,胸中顿生侠气。在古典的中原大地上,是谁在黄河的左岸磨剑?又是谁在萧萧的易水上放歌?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的忧患意识凝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情绪。中原逐鹿,多少人逐老了青春,多少代又逐瘦了国脉。这一头政权之鹿,吸纳了数千年的中原精气,跃过一个又一个漶漫着雾障的历史陷阱,最后终于纵身一跃而上天安门城楼,化为五颗金星,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系中闪射异彩。现在,一场新的中原逐鹿战又开始了。不过,人们逐的不再是政权之鹿,而是经济之鹿。这一只鹿,再一次凝聚全民族的信心和力量,跳跃在中原大地崭新的地平线上。当我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南方,俄顷中,一颗心已随着呼啸而去的火车,越洞庭烟波,过潇湘峻岭,载欣载奔,去到南粤的椰林蕉雨中,体会新世纪的大氛围。南国多山,山生雾,雾生神秘,神秘而生智慧。智慧则如南国山外的海。在这片海中,中原之鹿更化为拨浪长鲸。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它仪态万方,锦麟游泳。飙风回溜,概莫能阻。在一个春天,它忽然一口气吐出十四颗明珠,在古老的东方海岸,串成一条光芒四射的黄金项链――这是我们民族新的自豪。置身黄鹤楼头,眼界宽,心界更宽。与楼相对,汉阳的龟山之侧,是俞伯牙碎琴谢知音的古琴台遗址。龟蛇对峙,控扼长江;一琴一鹤,隔江呼应。然而我眼前翩跹的,不再是那一只汉朝的黄鹤。我心中弹奏的,也绝非春秋时代的那一张古琴。在今天,恐怕没有人愿意当跨鹤巡天的仙人了。要么做中原的逐鹿英雄,要么做大海上的骑鲸勇士。当然还有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在黄鹤楼上看翻船。但这种人毕竟很少很少。至于我,虽不能逐鹿骑鲸,却甘当勇士们的知音,自觉幸甚至哉!16.本文主要写了四幅画面(西、东、南、北),作者主要突出它们各自怎样的特点?(4分) 17.“然而我眼前蹁跹的,不再是那一只汉朝的黄鹤,我心中弹奏的,也绝非春秋时代的那一张古琴”,结合全文分析作者通过这篇散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18.本文重点写登楼所见,可文章开头1―3自然段却谈古论今,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9.请简要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技巧或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分条说明)(6分) 

网友回答

16.自然与智能精美绝伦的画卷(答自然或智能给1分);繁华与欢快的场景(答繁华或欢乐也可1分);政权更迭到经济决策的转变(答政治经济中心也可1分);神秘智慧带来的改观(答创新改革也可1分)。17.作者描写自然之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1分),叹祖国的沧桑(1分),赞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1分),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喜悦、自豪而又对祖国未来充满了自信和乐观的感情(1分)。(答案中有热爱,赞叹,自豪,关键词各1分)18.作者通过叙述古人登楼的思远怀亲、忧时伤世哀婉低徊情调与今人的休闲娱乐之趣,为下文抒写个人登楼感怀作铺垫,引出作者独有的情怀。同时作者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更突出强调了文章高亢而豪迈乐观的情调。(“铺垫”2分,“强调高亢而豪迈”2分)19.谋篇布局:1、通过作者的见闻、感观和联想把几幅画面有机地组织起来,以所见所想所感构成文章的线索。2、以空间方位的变化为顺序多侧面多角度地描绘了中国的变化。3、现实与历史对照。既有眼前自然美景,又有现实社会生活画面,更有丰富的联想,由今溯古,由古衬今,写古颂今,两者交相晖映,充实了文章内容,又深化了文章中心。4、登楼探胜与作者心灵的感悟、精神的探寻交融在一起,景中有情,物我两融。5、结构严谨,段落安排有一种建筑美。首尾呼应,由黄鹤楼的历史沿革,昔日人们登楼所感开篇到作者收回思绪,重回黄鹤楼头,使得全文浑然一体,增添了无穷的美感。(共6分,答对3个要点即可给满分)表现手法:1、对比,突出事物特点,说服力增强。2、先抑后扬,更能表现作者情怀。3、比喻。4、对偶。5、设问。6、联想与想象,既有历史人物,又有民间传说。7、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分析时要结合文句,要能体现出手法的作用,答对三种以上手法且有分析可酌情给满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