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谈美(节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8: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门外谈美(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冼鼎昌①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他们认为,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追求的是美,一个是理性的演绎,一个是灵感的发挥,二者南辕北辙,没有共通之点。这真是不幸的误解。②古代的思想家把美与和谐画上等号。希腊古典时代的大哲学家们认为,美在于和谐,美应当是完美的。自然是美的,自然的规律也是美的,所以亚里斯多德说,完美的天上物质构成的天体运动轨道,必定是完美的曲线。而最完美的曲线,就是圆,所以所有的天体都是以圆轨道运行的。那位对比例和数字情有独钟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进一步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数,在数字之间有着能够产生和谐关系的比例。据说他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今天,在长、宽、高三个方面的尺寸遵循这种比例建成的希腊神庙还对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肃穆感和美的战栗。③千百年来,这些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包括现代科学的两位奠基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④和谐与对称是紧密地联系起来的。到过北京故宫的游客,谁不被那组巨大的建筑群的对称与和谐所震慑呢?在古典的绘画、雕塑和音乐里,处处体现了对称与和谐的美。⑤在艺术里相应的变革来得稍稍早些,那就是由向对称与和谐的古典美挑战的印象派开始的新潮流。在音乐领城中,印象派音乐的姑创者法国人德彪西的和声与旋律的巨大天才很快就征服了传统的听众,使他们领略到这个流派带来的前所未曾感受过的美。往后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春之祭》,从一个新的角度描写了本来在自然就存在的现实,和楷与不和谐、对称与不对称,都是客现存在的。⑥二十世纪的科学与艺术经历了令人目眩的发展,从美的角度看,特点是远离了古典的对称与和谐,用科学的术语说,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越来越大。1957年,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一个理论说:并不是所有的对称性都被自然尊重,物理学家吴健雄精密的实验证明这是对的。在李和杨提出的理论里,左和右百分之百地不对称!于是,物理学中开始了一个研究对称性被破坏的新浪潮。研究的结果使科学家对于自然中对称性的深刻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称性确定物体的运动方程,而对称性的破缺决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电磁现象和弱作用现象的理论及广义相对论等一一显示出空前的、惊人的美。⑦在艺术领域,即便经历过从莫奈到法国印象派高更的冲击,但是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加尔的作品还是使人们感到不知所措。这种惶惑艺术家也有,画家毕加索不断在改变自己的风格,作曲家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不断推出半音阶音乐、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多调性等等。⑧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经受实验的考验的,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⑨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100年里的突飞猛进自豪,但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展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⑩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6.文中“千百年来,这些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句话中的“这些观点”指的是什么?下面说法中属于“这些观点”所指的一项是A.科学是理性的演绎,而艺术是灵感的发挥。B.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数,在数字之间有着能够产生和谐关系的比例。C.和谐与对称是紧密地联系起来地,是一种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D.和谐与不和谐、对称与不对称,都是客观存在的。7.下列属于证明“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观点的一项的是A.科学是用理性的演绎追求真,艺术借助灵感的发挥追求美,二者南辕北辙。B.完美的天上物质构成的天体运动轨道,必定是完美的曲线。C.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数,在数字之间有着能够产生和谐关系的比例。D.北京故宫等巨大的建筑群、德彪西的和声与旋律中的对称性与物理学中的电磁现象和弱作用现象出现的非对称性。8.根据文意,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谐与对称是美的,科学探索最终就是追求这种美。B.科学领域存在着美,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天体运行的轨道是美的,北京故宫的建筑群体现了一种对称与和谐的美,古典的绘画、雕塑和音乐里,处处体现了对称与和谐的美。C.科学与艺术经历了令人眩目的发展,从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表现在探索那些不和谐、不对称的空前、惊人的美。D.艺术家风格的变化,从美的角度看,则说明了对和谐对称的古典美的挑战。9.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和想象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在不同的领域里,探索着和谐与对称、不和谐与不对称的美。B.根据本文的观点,我们进一步明白科学和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的道理。C.物理学中研究对称性被破坏,科学家们创建的一些基本理论,显示出空前惊人的美,如电磁现象和弱作用现象的理论及广义相对论,但是它并非必定给人们带来慰藉。D.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还有土星、木星、火星、金星和水星绕着太阳转。它们的轨道都是圆,是和谐对称的美。因此,宇宙始终是和谐对称的。

网友回答

6.B  (原文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观点有:美在于和谐,美应当是完美的。自然是美的,自然的规律也是美的;整个宇宙就是一种和谐,就是一种数,在数字之间有着能够产生和谐关系的比例。题目中所说的“这些观点”应该是指这些内容,故选B项。A项是指许多人的观点。C项是指文章作者的观点。D项是指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春之祭》,从一个新的角度描写了本来在自然就存在的现实,和谐与不和谐、对称与不对称,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符合题目的要求。)7.A  (“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的观点是“许多人”的错误观点,作者首段末就已经否定了,支撑它的根据是一些人的主观认识。所以,A项符合题干要求。B项借亚里士多德理论说明科学产生艺术美,C项借毕达哥拉斯理论说明数学也有艺术美,D从科学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现象说明都要艺术美感。)8.A  (依据全文所阐述的内容,不难发现,科学探索最终就是追求这种和谐与对称的美说法错误。理由是:一、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说明那些不和谐不对称的美还有待探索;二、依据第⑧自然段“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这句话,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经受实验的考验的。所以A项说法错误。)9.D  (依据第⑥、⑨自然段的意思可知D项的错误在“因此,宇宙始终是和谐对称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