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真的坑杀了40万降兵么,容斋随笔,三竖子翻译

发布时间:2020-07-10 00:41:44

白起真的坑杀了40万降兵么,容斋随笔,三竖子翻译

网友回答

是的,因为长平之战本来打的就很惨烈,秦国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全部参军,赵国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赵军被秦军截粮,赵括身死,四十万赵军达到了相易而食的地步,所以出现了大规模投降的情况。
  而白起和部下商议,赵国的百姓不喜欢秦国,如果不把这些降兵杀掉,恐怕之后会成为祸患,所以就把四十万大军全部坑杀。
  四十万人当然不容易杀,所以更不好管理,秦军没有精力防止四十万人的叛变,所以干脆一劳永逸杀掉他们。之前提到过这些军人全都虚弱不堪,而投降之人肯定会卸甲,所以秦军的伤亡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扩展资料:  八月,一心寻求决战的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楔入赵军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
  赵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口袋型的秦军预设阵地,此时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
  赵括连杀八名都尉以稳定军心,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他亲赴河内督战,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白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
  于是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
  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起

网友回答

赵国被秦国包围,派平原君向楚王求救,楚王没有拿定主意。毛遂说:“白起就是一个浑小子而已。举兵和楚国打仗,攻克了鄢、郢两座城池,烧了夷陵辱没楚王您的先祖,这是百代的仇恨啊。”那个时候,白起已经几次立大功,而且打赢了长平之战。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汉高祖用这个来问诸位将领,都说“应该马上发兵坑杀这个小子。”高祖末默不作声。只有陈平认为高祖的兵不如楚国精良,诸将用兵没有能超越韩信。英布造反,有人写进奏折奏报,高祖召集各位将领商量计策,又都说到:“派兵攻击他,坑杀这个匹夫。”其实,白起、韩信、英布这三人的为人,才能是遮挡不住地,认为这三个人是小人物,那么天下就没有壮士了。毛遂的话,只是为了激怒楚王,让他知道合纵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得不说白起是个懦夫。至于汉高祖的诸位将领,不过就是周勃、樊哙之流。韩信以执戟中郎的身份而归顺刘邦,栖栖然的呆在长安为侯,也就是一个匹夫。而樊哙喜欢他的才能超过自己,去的时候礼拜送迎,言语之间自称臣,何况他有整个楚地,其实力的强弱,怎么可以和往日相比呢。英布曾经说过,各位将领中只是害怕韩信和彭越,现在都死了,剩下的布置得害怕。那么说“匹夫”这样的话,就可以说是有勇无谋,和张仪诋毁苏秦的为人反复无常相似了。高祖不作声,是清楚的知道他不是这样的。至于陈平,则就不是那样了。假如是韩信说魏将柏直是匹夫,那么的确是这样的。柏直平庸而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声,汉王冶说他乳臭未干,就是个小匹夫。阮籍登上广武,说“这个时代没有英雄,让匹夫也成名了。”这是说那个时代没有如往昔一般的英雄。俗人没有明白,以为是阮籍讽刺汉高祖,即使是李白也有这样的言论,这是有失偏颇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