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猛虎和蔷薇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1),如(2),如(3)。所谓(4)和秀美,所谓外向和(5),所谓(6)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7)怒目,(8)低眉”,所谓“静如(9),动如(10)”,所谓“(11)(12)冀北,(13)(14)江南”,所谓“杨柳岸(15)残月”和“(16)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和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其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昏灯,哽咽梦中语”的词句。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世纪的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①在第二段中列举了诸多事物,作者说它们分属于阳刚和阴柔两种气质。请将这些事物恰当的填入横线处,然后将其分为两类(只写序号即可)词语:骏马、驯羊、脱兔、夜莺、内向、戏剧、晓风、秋风、杏花、菩萨、静池、大江、春雨、金刚、处女、雄伟。 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1),如(2),如(3)。所谓(4)和秀美,所谓外向和(5),所谓(6)型的和图画形的,所谓“(7)怒目,(8)低眉”,所谓“静如(9),动如(10)”,所谓“(11)(12)冀北,(13)(14)江南”,所谓“杨柳岸(15)残月”和“(16)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②第三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③第四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设问句:“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然后用比喻说出了其中的原因。阅读此段文字,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问题。④试从第五段中,摘录出能够解说第二段中“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一句话意思的句子。⑤第五段最后说一个人“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那么他就兼有了两种至高的境界。请说说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的表现是怎样的?⑥第四段中说“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想想它的比喻意是什么。试分析以下诗句,分别找出符合这两个比喻句的意思的选项。A.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D.罗帐昏灯,哽咽梦中语。(辛弃疾)E.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F.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G.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H.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柳永)I.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a)符合“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之意的选项是________(b)符合“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之意的选项是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①(1)夜莺、(2)驯羊、(3)静池、(4)雄伟、(5)内向、(6)戏剧、(7)金刚、(8)菩萨、(9)处女、(10)脱兔、(11)骏马、(12)秋风、(13)、杏花、(14)春雨、(15)晓风、(16)大江分类:阳刚;(4)、(6)、(7)、(10)、(11)、(12)、(16)阴柔:(1)、(2)、(3)、(5)、(8)、(9)、(13)、(14)、(15)②第三段的主要意思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阳刚和阴柔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③因为有些人内心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于是仅有的一点阴柔之气就被那强烈的阳刚之气挤压了;有些人内心是充满阴柔之气的,于是尚存的一点阳刚之气也被那浓郁的阴柔之气消融了,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后者气质近于阴柔。④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讲析:这个比喻句的意思是:没有了阴柔之气,阳刚的人就成了粗汉;没有了阳刚之气,阴柔之人就成了懦夫。这句话既说出了两种相对的本质,又说出了这两种相对本质的互相调和。⑤一个人到了这个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⑥(a)DGI(b)AEH讲析:此两个比喻句,前者是比喻充满阳刚之气的人偶尔会露出阴柔的气质;后者是比喻充满阴柔之气的人偶尔会露出阳刚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