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名称的由来,有关桥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7-09 13:17:20

桥的名称的由来,有关桥名称的由来

网友回答

1.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关于这座桥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这里没有卢沟桥,只有一个渡口,有个姓卢的山西人在渡口附近经商,生意非常兴隆。一年秋天,他带着钱财,搭乘田氏的摆渡船准备回老家探亲,谁料田氏见卢钱财不少,顿起歹心,将卢氏翻入永定河中淹死,将银元据为己有,也经起商来。
  次年,田氏生个儿子,儿子10岁时,每天要打田氏三个嘴巴,不让打就哭闹不止,田氏十分懊恼,求教于老和尚。老和尚对田氏说,你这儿子是被害死的卢氏转世而来的,与你算账。田氏一听,惊惶失措,求老和尚开恩救命,老和尚说:“救你不难,只要你把劫走的钱财都拿出来修座桥,让过路行人不再受你们这些人的坑害就行了。”田氏听了老和尚的话,请了不少工匠修起一座桥,桥修好后,田氏又向老和尚讨教桥名,那老和尚微笑着说:“你这是还卢氏的账,我看就叫卢沟桥吧 ”卢沟桥的传说就这样流传至今。
  2.泸定桥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东岸的《御制泸定桥碑记》记载道:“桥成……绘图来上,深惬朕怀,赐桥名泸定。”原来,“泸定桥”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之名。“泸”指泸水,“定”是安定之意,意思是说,桥建成后泸水一带老百姓的往来就可以安定了。其实,大渡河与泸水是两条河流。康熙皇帝弄错了。
  当然,康熙的错误也是事出有因,当时四川能泰并未实地了解情况,相信民间传说,认为大渡河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建桥之前,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泸水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后又上奏折说:他与提督岳升龙曾察看过地形,在距化林营八十余里的地方,地势稍平坦些,准备在此处建一座铁索桥,以便民众行走,并提请皇帝赐桥名。康熙根据奏折中所说的情况,把大渡河误当做泸水,便取了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桥名。
  3.二十四桥
  关于二十四桥的由来,版本很多,大抵有以下几个版本,一是曾经在二十四桥上有二十四个美女在这边吹萧,相当于现在的演奏会的样子,吹的很好,而后来这二十四个美女都因为情感问题纷纷徇情,那么这座无名的小桥立即披上的浪漫忠贞的色彩;第二个版本是,这坐桥有二十四米长,二点四米宽,第三个版本是这座小桥有二十四个台阶
  4.断桥
  位于西湖白堤的东起点,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线上,何时建造不详,但唐代张祜的诗中,已有“断桥荒藓涩”之句。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卢沟桥 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中国十大名桥
  广济桥 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五亭桥 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安平桥 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十字桥 位于山西太原市晋祠内。桥梁为十字形。全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
  风雨桥 位于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桥上建塔形楼亭5座,可避风雨。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铁索桥 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
  五音桥 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桥面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能发出奇妙的声音。
  玉带桥 位于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圈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

网友回答

胜利桥是1975年8-1正式通车,叫“胜利”源于“文革”产物,欢庆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它的前身是盐滩桥
  盐滩桥位于李村河下游,四流南路北端与四流中路南端相接处,为石板漫水桥,主桥长250米,连同过水路面共304米,净宽8米,人车混行,始建于德国侵占时期。解放前是贯穿青岛南北惟一的交通要道。虽然1975年在它的西侧建起了胜利桥,但时直今天盐滩桥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日本把青岛作为其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桥头堡, 盐滩桥因在飞机场附近,为了对其侵略政策服务,对四流南路上的盐滩桥进行了改造。1947年,盐滩桥经往来车辆轧压及大雨冲击,桥面多数桥板石活动并折断。国民党政府将流水孔的条石盖板改成钢筋混凝土盖板, 并将所有活动或折断的条石板进行了调换。
  青岛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过桥车辆急剧增加。五十年代政府曾整修盐滩桥,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该桥地处李村河入海口,汛期雨水、海潮经常漫过桥面,阻碍交通。1961年9月7日,青岛地区出现了百年未遇大暴雨,桥面水深达3米以上。1972年8月18日暴雨时桥面水深1.7米,20多个小时不能通行。通常漫水期间,因车辆与行人抢行常常发生伤亡事故。至今还在盐滩桥上运行的22路公交车在60年代就曾发生过翻车入河事故,有时水漫车轮,汽车停运,工人只好趟水过桥,经常有人落入水中。为改善该处的交通条件,60年代初计划在此处建造一座高桥,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未能实现。
  1975年8月1日,430米长的双曲拱桥“胜利桥”建成通车,当天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从此南北变通途,极大地方便了过往的行人和车辆。2001年胜利桥翻新重建,盐滩桥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直到2001年12月20日,胜利桥新桥建成通车。到这时,盐滩桥才喘了口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