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发布时间:2020-07-10 09:43:04

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网友回答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一、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同学、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臣服人心。中眼,校长和老师之间、校长和学生之间和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学校师生将会更加宽容,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也将得以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的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一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
    二、 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按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生存素质,拓宽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加大科技含量,传授科技知识,训练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会欣赏并享受美好的生活,达到“生活与生存的和谐”。学会健身,就是要探索特色教育和心理,提高学生素质,注重活动课程实效,拓宽特色教育活动面,提高活动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竞技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坚定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和完美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健身”,达到“训练与锻炼的和谐”。学生学习,重点是研究学法,改进教法,精讲精练,优化教学过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做中学”实验为基点,努力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感官同时使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探究问题,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引导相信“学会学习”,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关心,是要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人格,注重人格,注重心灵的共鸣。师生以尊重关心为前提,体现以“关爱、宽容、和谐、共生”为宗旨的人文素质特征,着力从人心、人格、人性、人生的四个方面推动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共同提高。通过创设的情境和教育机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
    三、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关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学生能从环境中习得。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校园的绿色,乃至校园的空气质量、噪音范围和光线亮等。校园的物质环境则指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的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人际环境是无形的,即我们前面提到的人际关系。它和观念(最重要的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观念等)为因素构成的环境,最不容易把握。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当某种观念在师生群体中的附着面很小时,也就不成为“风”。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以上四类,一类和二类是物化环境,三类和四类属于人文环境。实际上,在物化环境中也可以反映出人文观念。观念环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观念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教育的使命是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观念环境,同时,又须从综合治理中来构建环境,有效地建设好观念文化环境。学校是个小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周边环境,即指社会大环境。这个周边环境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值得关心的却是周边观念的影响。社会观念环境对学校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时,不能不加以特别的关心与思量。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参考资料:爱问知识人

网友回答

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核心。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校园氛围,同学们就会茁壮成长。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呢? 下面就创建和谐校园浅谈以下几点想法:一、以人为本,民主治校,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领导与领导要和谐。一个学校是否有和谐的氛围,与学院领导是否和谐有很大的关联性。古人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智慧,团结出成果。假设一个单位,领导与领导不团结,就会互相之间拆台,而不是补台,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对于学校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领导与老师要和谐。一个国家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一个企业要有一种单位特色,一个学校要有一种“和文化”。中国人一向主张“天时、地利、人和”,“和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校园“和文化”主要靠知识的引领者,即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实现,来发扬光大。学院领导要关心老师,关心老师的政治进步,关心老师的生活,关心老师的身体,关心老师的家庭。对老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意的提醒,绝不能轻易的上岗上线。老师要尊重学校的领导,有意见可以提,有观点可以摆,但不要动怒,不要动气。要知道一个学校的领导也不容易,他们既是政策的贯彻者,又是知识的引领者。他们比普通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老师们要支持他们,配合他们,使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以领导和老师的和谐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师与老师要和谐。老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更存在合作关系。老师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太多太多的“共同”把你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老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你们绝不能因为竞争而影响了团结,要坚决克服“文人相轻”的现象。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整个校园,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比其他人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更高的道德觉悟,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荣辱观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和品德定位作用。老师与学生要和谐。这在学校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老师既是学生道德升华、学业有成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老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生的生活。记得四月十六日下午学院党委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感言的研讨会上,基础课部的代表程师老师讲了这样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她说:“老师的教学理念应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而不是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确实,老师应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要体现出教师工作的职责和本质。对于关心学生身体和生活,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各系辅导员,因为他们是我们离开父母后最直接的监护人,他们应时刻心系学生、了解学生、在学生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慰藉,让他们感觉到爱和温暖。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很重要的一面体现在民主制的践行,老师的工作一定要体现民主,特别是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一名学生的德智体美,在他生活的班级的同学面前是最真实的体现,所以民主的选举是最恰当的,也是最让人心服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杜绝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对老师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敬教师的光荣传统,师生共奏和谐校园的美好乐章。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教师做到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做到言行合一、表里一致才能更好地施教于人,使学生不仅学会求知,而且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做到文明礼貌,营造积极向上、人心思进、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形成“长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爱校建校的良好风尚;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从而信赖学校,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和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上。学生与学生要和谐。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一点小矛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矛盾,我们要本着与人为善的做法去解决矛盾,要善于与人交流思想,减少误会。和谐同学关系要建立在“团结、互助、真诚、坦然”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即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促进,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体贴,工作互相支持,团结同学,共同奋斗,从友好、互相关心同学都里得到支持会使你更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用一颗真诚地心对待每一位同学,诚实守信,让同学了解,知道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进步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应心平气和地去解决,坦然地正视彼此间的纠纷,这样才能够赢得同学的谅解与信任。二、全面可持续发展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关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体现在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得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学校的发展,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的必要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使全校的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三、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重点是突出职业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都能在愉悦中接受真理的熏陶,在和谐的气氛中选择真知,创建一个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