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卣”是什么字?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卣
开放分类: 历史、文物、青铜器、器皿、酒器
一.汉字
1.汉语拼音:yǒu
2.基本简介:
郑码:IDJX,U:5363,GBK:D8D5
笔画数:7,笔顺编号:2125511
3.基本解释:
(名词,象形字.本义:古代一种酒器,椭圆形).卣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制为扁园、短颈、带盖、鼓腹、圈足,有提梁.还有少数为直筒形、方形和圆形,还有动物形状的鸟兽卣.商代铜卣多为扁圆体,盖较高,上有钮,提梁多横跨两面,腹最大颈在中部或略下,圈足较高.器饰饕餮纹、云雷纹和联珠纹.筒形卣主要出现在晚商、早周,数量不多.方卣也在晚商时期出现,器形呈圆口方腹、长束颈、方圈足、大提梁,器上花纹为浮雕式.器物端庄浑厚,在商器中属精品.晚商还出现动物形卣,形象主要有鸭、豕、虎、鸟等.
以秬鬯二卣.——《书·洛诰》
秬鬯一卣,圭瓒副焉.——《三国演义》
用赍尔秬鬯一卣.——《书·文侯之命》
二.古代酒器
古代盛酒器.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 (juchang音巨唱)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 鸱鸮(chi xiao 音吃消,猫头鹰一类的鸟)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文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
1.联珠纹提梁卣(图)
此器为西周联珠纹提梁卣,2006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通高23厘米,口径11x8.3厘米,重2.25公斤,外形呈扁圆形,弧盖,盖上有花蕾状钮,肩有两半圆钮环与绹索状曲形提梁相连,提梁底环有档销固定提梁.腹扁圆外鼓,圈足外撇.盖上与肩均饰细阳线菱形云雷纹,云雷纹两侧有两周联珠纹,肩上纹饰中间有浮雕兽面,圈足外有两道弦纹.盖底同铭,有铭六字:“乍(作)大(太)子丁尊彝”.
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的扶风县是周原青铜之乡的所在地,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在扶风(时称美阳县)发现青铜器来,至今两千余年间,青铜器屡有重大发现.著名的青铜器如墙盘、折觥、簋等,皆为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为研究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6年10月15日,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三位农民在砖厂取土时又发现19件(组)商周青铜器,再次证明了“周原,堇荼如饴”的扶风曾经的富庶与辉煌.此次共出土鼎、簋、盂、罍等19件西周早期青铜器,这批商周青铜器保存完整、造型精美,青铜卣铭文所记史实对研究商末周初的历史提供了十分珍 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2.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
清中期,通高32cm,口径12.3cm,足径6.5cm.
卣莲瓣形口沿,附圆盖,盖上饰弦纹两道,花蕾式钮,长颈,鼓腹,矮圈足.口内沿有两耳,分别连雕绞绳纹一束与活环各一,两活环间连一龙首璜形提梁.颈部雕活环双耳及四周纹饰,上两周为回纹,下两周为变体几何纹,于回纹中雕有“汉武候”四字篆书款.
此器仿商周青铜卣形制,造型规整,而其莲瓣口沿、活环、璜形提梁等部位则反映出典型的清乾隆时期的造器风格.
3.凤鸟纹提梁卣:
此酒具1990年出土于安阳郭家庄第一六○号商代墓葬.器体平面呈椭圆形,直口束颈,鼓腹圜底,高圈足.腹上部长边侧有圆环,内套提梁,提梁下部饰圆雕兽头,提梁表里均饰四条夔纹.盖、腹部及圈足皆铸有四条扉棱.短边有两对称长方形附耳,上饰蝉纹.盖顶有六瓣花蕾形短柱钮,周饰瓦棱纹.瓦纹下以及盖之折沿处各有一周鸟纹带.卣腹中部饰瓦纹,瓦纹之上、下方及圈足之上均饰以鸟纹.器盖内及器内底皆铸相同铭文“亚址”二字.
(1).风格独具的装饰花纹
商代晚期青铜器纹饰华丽繁缛,诡秘奇异.主题纹饰多以兽面纹为主,鸟纹多只作为辅助纹饰存在,而这件铜卣则以凤鸟纹为主体花纹,在商代青铜器中还是极为少见的.
(2).风格相同的凤鸟纹铜卣
与此凤鸟纹铜卣相似的器物,在河南辉县褚丘、湖南省宁乡县均有出土.宁乡所出铜卣除颈部为相对夔纹外,余均与郭家庄一六○号墓所出相同,褚丘的祖辛卣也与第一六○号墓的凤鸟纹铜卣几无二致,具有商代晚期铜卣的典型特征.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6名):
δ粉色の诗人ξ、lzcgzxyjh、leemeanhom、_亲_爱_滴_、鬼画符、魔法彧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古代酒器、囧、商十字洞腹方卣、西周叔卣、酒器、西周次卣、云纹禁、提梁卣、戍嗣子鼎、蛇纹卣
“卣”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