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为什么这么重,切糕为什么会那么沉?什么原因致使切糕那么重?

发布时间:2020-07-09 16:43:36

切糕为什么这么重,切糕为什么会那么沉?什么原因致使切糕那么重?

网友回答

切糕这么重是有原因的zd。我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如下:
  1、为什么切糕这么重,是跟它制作的原料和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以下是切糕大致制作方法
  准备原料:花生仁,葡萄甘,瓜子仁,核桃仁等等,糖精,,松香水。
  准备工具:铁板,铁锤,大锅等;
  2、大致是把这些仁和水和糖和松香交在一块,然后上锅蒸回 ,熟了后从缸子里倒在准备好的模具中自然冷却,稍微硬一点时铺上柿饼、果脯等摆造型,让这些东西能粘在上面。
  最后就是打造完美钢板切糕了,等水蒸发差不多以后,就拿出来用铁板和铁锤锤,整整锤一天多。
  在新疆是专门有人做的,然后批发给他们卖。
  三个就能卖一年。新疆人本身不吃的。
  根据以上大致的制作方法可以看出,切糕这么重的原因在于密度很大,而且基答本把水分压干了,里面基本是糖精密度越大肯定越沉。
  3、最后强调一句,传闻切糕含有水银陈分是毫无依据的,首先价格上,一公斤水银在200多元左右,最重要的是水银成分是汞,这是有毒的,所以网上传闻这个里面有水银是不真实的。参考资料:网络+个人分析

网友回答

    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做成,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果和果脯。大家都知道玉米面和小麦面在北方是作主食的,而当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用面粉做切糕就理所当然了。
    而新疆自古盛产多种水果和干果,比如核桃,花生,葵花籽,葡萄干等等,它们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古人们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了它们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所以把它们加到面粉做的切糕中也就不足为奇,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切糕还必须满足便于携带和保存这一要求。
    在科学很不发达的那个时代,人们只能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去了解各种事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比如神农尝百草这样的故事。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知识,或许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可在当时,说不定是经过许多血和泪的教训才被人们所掌握的呢!
    恩,营养丰富,能长期保存不变质,这两个条件已经满足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便于携带呢?这就涉及到制作方法了。
    北方人吃面食,都有蒸的习惯,比如馒头包子窝窝头,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蒸切糕这种方法,和面的时候,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干果和果脯,以及大量的蔗糖和红糖,面粉和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可以上蒸锅蒸了,大概的流程和发糕,馒头这些差不多,关键之处在于切糕蒸熟以后,接下来的处理方法。
    切糕蒸熟以后,趁热将它放进一个很结实的木槽之中(木槽由几块单独的厚木板围成,用粗麻绳和两头弯的大铁钉固定在一起),再用一块厚木板盖在切糕上面,木板上面再压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块或铁块,总之要够重够分量,当让你要找几个小胖站在上面也无可厚非。就这样切糕慢慢得被压到很紧实,里面很多水分也随着木槽底部的缝隙慢慢流出。
    两天之后,移开重物或者小胖们,再撬起铁钉,解开麻绳,取下木板,一块结结实实,香气四溢的切糕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这样制作而成的切糕,密度高,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0363734好像压缩饼干,一小块就足以填饱肚子,且营养丰富,不易变质,深受往来客商的欢迎。
    有人说里面加了水银才会很重,其实根本就是胡说,大家买个热馒头回去试着自己把它压缩到很小,就知道压缩后的小小的一块面粉分量其实是很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切糕也逐渐演变成了我们新疆特有的一种糕点,逢年过节的时候,传统的新疆人都会做块切糕来款待客人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