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丞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01: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于中丞蒲松龄  于中丞成龙,按部①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②: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病人,覆大被;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手拥被,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宰曰:“无之。”时功令③严,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公就馆舍,嘱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室,炮烙而死。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叩关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诘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勾栏,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共服于公之神。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人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按部:谓巡视属下州县。②吏目:官名。明清州置吏目,执掌缉捕、守狱及文书等事。③功令:朝廷考核官员的有关条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窬:墙B.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阖:全C.又使二人更相为荷  荷:扛D.捕得八人,一鞫而伏 鞫:审问(2)以下六句话被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于成龙聪明过人的一组是①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②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③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④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⑤城中得无有劫寇否⑥公就馆舍,嘱家人细访之[  ]A.①②⑤B.②③⑥C.④⑤⑥D.②③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成龙心思缜密,破案措施一环扣一环,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顺利破获了巨绅家装奁失窃案。B.于成龙观察十分细致,能够从不合常规处看出破绽,这是他能够破获“炮烙”一案的重要原因。C.两则破案故事,剪裁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议论深刻独到,一代神探于成龙的形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D.蒲松龄所写应该是传说中的于成龙破案故事,其中可能有真实的成分,也可能有虚构的成分。(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1.A;2.D;3.C;解析:(1)窬:从墙上爬过去。(2)①是说于成龙实施了抓捕行动,但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才智;⑤⑥是于成龙想证实自己的判断。(3)没有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4)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巡抚官于成龙到江苏高邮检查公务。途中恰好碰上豪绅家准备嫁女儿,(但在女儿出嫁前夕)丰厚的嫁妆夜里却被盗贼挖穿墙壁给偷光了。刺史无法破案(于是这件案子转由巡抚办理)。于公命令把所有城门都关上,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与此同时)他派公差守门,严格搜查进出的人所携带的行李。又出告示通知全城人都回家去,等候第二天全城大搜查,一定要找到赃物所在的地方。于公暗中嘱咐公差说,看见再三出入城门的人,就抓起来。刚过中午,公差就发现了两个人。他们除了身上的衣服,并未带行李。于公说:“他们就是真强盗。”这两个人诡辩不承认。于公下令解开他们的衣服搜查。只见长袍里面还穿着两套女衣,都是那女子嫁妆中的东西。原来,盗贼害怕第二天全城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但赃物太多难以带出,所以暗中穿着多次出城。  他在当县令时,有一次到邻县去办事。大清早经过城外,看见两个人用床抬着一位病人,病人身上盖着大被子;枕头上露出病人头发,头发上插着一只凤头钗,病人侧卧在床上。有三四个壮汉子夹在两边紧跟着走,不时轮番用手塞被子,压在病人的身子底下,好像怕被风吹了。一会儿,他们放下病人在路边休息,又换两个人抬。于公走过去后,派随从转回去问他们,他们说是妹妹病危,要送她回丈夫家去。于公走了两三里路,又派随从回去,查看他们进了哪个村子。随从暗中跟着他们,到一个村子,有两个男人出来迎接。随从回来告诉了于公。于公到县里,问这县的县令:“贵县城中有没有出盗劫案?”县令说:“没有。”当时对地方官的政绩考查得很严,上下各级官员都忌讳出现盗劫案,即使有被盗贼抢劫甚至杀害的,也隐瞒不报。于公到客馆住下,吩咐家人仔细查访,果然打听到有强盗闯入一富豪家中,并将其烧死。于公把死者的儿子叫来问情况,他却坚持不承认有这事。于公说:“我已经替你们县把大强盗抓来了,并无别的意思。”死者的儿子这才叩头痛哭,请求为他的父亲报仇雪恨。于公于是连夜去见县令,县令派了强健的差役四更天出城,一直到那村中,捉了八个强盗,经过审查都认了罪。盘问那病妇是何人,强盗供认:“作案那夜都在妓院里,所以与妓女合谋,把金银放在床上,叫她抱着,抬到窝藏赃物的地方才瓜分。”大家都佩服于公神明。有人问他怎么识破这案子的,于公说:“这很容易识破,只是人们不留心罢了。哪里有年轻妇女躺在床上,而让别人把手伸进被子里去的道理?而且,他们不断换人抬着走,一定很沉重。床两边的人交手保护,就明白里面一定藏有贵重东西了。如果真的是病妇病重抬回家,一定会有妇女出门迎接,但出来接的却是男人,又没有问一句病情,因此我判断这伙人就是强盗。”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