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

发布时间:2020-08-06 22:28:10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
(3)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

网友回答

解:(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由从曲线可看出,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即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和盐酸,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因为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取5滴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于玻璃片上,待液体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氯化钠NaCl.
故答为:(1)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由此可判断实验中是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3)NaCl
解析分析:(1)由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则可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
(2)酚酞作指示剂,与碱变红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则溶液中无氢氧化钠,故红色消失;
(3)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氯化钠溶液.

点评: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