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①回②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③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④。尝谒告⑤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⑥,外皆严装⑦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⑧耳。”上尝得佳鹞⑨,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⑩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善:善于 。②回:回转,扭转。③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④霁(ji)威:息怒。⑤谒告:请假。⑥南山:终南山,在今西安市东南七八十里。⑦严装:装备整齐。⑧中辍:中止;辍:停止。⑨鹞:猛禽。⑩固:同“故”,故意。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每犯颜苦谏(触犯) 今亡亦死(逃走)B.自臂之(用手臂架着) 秦王色挠(屈服)C.外皆严装已毕(妥当)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D.上尝得佳鹞(尝试)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3.文意理解。(4分)(1)魏征“奏事固久不已”的原因是什么?(2分)(2)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出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网友回答
1.D2.(1)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2分)(2)魏征一直说话并不停下,鹞鹰竟然被闷死怀中(2分)3.(1)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2分)(2)敢于谏言,善于谏言(2分)
【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不可用今义代替古义,比如D项中“尝”是“曾经”的意思,不是“尝试”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苟”“闻达”“固”“已”,翻译后疏通语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从“进谏”中心事件中来分析人物的形象。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