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29 20:48:59

如上

网友回答

学生在做诗歌鉴赏类题时,得分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文言文功底太差,读不懂诗歌内容;二是平时积累太少,理解不了诗歌的主旨;三是方法不对路,答题时胡乱处理。前两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得了的,但只要注意一下方法,稍加辨别,第三个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诗歌鉴赏题失分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无视题干要求,均按一个模式答题
  不少学生在做题时,不仔细审读题干要求,认为有共同字眼的题目就是同一个答题思路。比如,见“写景”二字就都按意境类题处理。而实际上,题干中出现“写景”二字时,常见的就有“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和“是怎样描绘景物的”两种问法,前一种是意境题,但后一种却是技巧题。若是技巧题,就不能按“描摹图景——点明氛围——分析情感”的思路处理,而应先指明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虚实、远近、视听等,再借助原诗句去分析这种方法是如何体现的。以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为例进行分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是怎样写景的。
  像这种问法,就问的是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诗的前两联,主要是写禅智寺的静。第一联是从动的角度,或以动衬静,来写景,“雨过一蝉噪”,是说秋雨过后,蝉的叫声嘶哑而聒噪,用“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幽静。第二联是从视觉角度,或视听结合的方法,来写景,“飘萧松桂秋”是指诗人看到在风中摇摆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青苔满阶砌”是说诗人看到寺中的台阶上长满青苔,暗示了寺内的空寂人稀。
  二、忽视对原诗的研读,情感分析生搬硬套
  多数诗歌鉴赏题都有对情感的分析,但由于学生不善于从标题、内容、注解等处去解读原诗,加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无法分析诗作的背景,以致于在分析情感时,就只能把课内知道的一些硬套上去。比如,见女子思念丈夫,就以为这丈夫是征战在外的,情感就必定是对战争的厌恶。孰不知,男子漂泊在外,除了征戍,也可能是为官或经商。但只要原诗没表明是哪一种,就只好说是思念之情。以欧阳修的《阮郎归》为例进行分析: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涵的情感。
  像这首词,词牌名“阮郎归”跟主旨无关,又无注解,就只能研读原诗。词的下阕,是说天色渐晚时,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从原诗内容上,丝毫看不出它跟战争有什么关系,因而情感上就不能说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三、不理解专业术语,技巧判断乱答一气
  诗歌鉴赏中的技巧种类繁多,大类上虽然只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或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种,但每个大类下面又细分出八九个小类。学生的常见问题是不但无法区分大类下面的各个小类,连大类之间也常混淆不清。其实,只要多加比对,多加记忆,要区分彼此还是不难的。以朱敦儒的《卜算子·旅雁》为例进行分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注解上表明,此词反映的背景是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再看看词的内容,就不难明白,词中的旅雁就象是和作者一样的南逃的难民。那它的表现手法就应是托物言志(或象征),而不是借景抒情,更不是对比或借代了,因为原词既没有拿旅雁和他物或人作比,也不是某物的一部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