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31 23:02:44
少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历史故事传播较广,而他在晚年又诛杀身边重臣索额图的事实,通过影视剧也遍传于世。
鳌拜和索额图,同为康熙时期的朝廷重臣,甚至沾有皇亲。鳌拜资历更老,如果从皇太极时期算起,他可谓三朝元老,又是顺治帝临终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一。康熙帝在其王朝一头一尾除掉这两人,产生的历史影响自然不小。
鳌拜与索额图两人,同样是在康熙王朝走向权力巅峰,也同样都在康熙时代陨落。其罪名亦同样是结党谋私、危及皇权。二人的死亡时间虽然相隔34年,但属于殊途同归。
先看鳌拜。此公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以军功起家,在清军入关前的关键战役“松锦会战”中,冲锋陷阵,大败明军步军营,战功卓越。明朝总督洪承畴率13万大军来援,他随皇太极应战,“辄先陷阵,五战皆捷”、“擒斩过半”。其后,他又率清兵杀入中原,攻城拔寨,以战功封公爵。因功劳赫赫,获授“满洲第一勇士”之誉。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年轻的顺治帝死前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但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却貌合神离。当时位居四辅臣之首的索尼,就是索额图的父亲。
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于过问。名列第二的辅臣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原本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他站出来告发多尔衮,因此受到顺治帝重用。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是姻亲,二人却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形如仇敌。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附随鳌拜。
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却以资格老、军功高而日益骄横,擅权自重,横行朝野。关键是鳌拜无视少年皇帝,引起康熙强烈愤怒。
曾在康熙宫廷中工作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索额图最初只是康熙身边的一个侍卫,康熙七年任吏部右侍郎。康熙八年,索额图辞去侍郎职务,任朝廷一等侍卫。因其父索尼的影响,上下的人都很敬重他。只有鳌拜没把他放在眼里,经常呵斥指责,导致索额图心中的怨愤日增。当康熙要对鳌拜采取手段时,索额图自然踊跃响应。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以弈棋故,召索相国额图入谋画”,采取习武勇士突袭的方式,逮捕鳌拜囚禁致死,自己开始真正主持朝政。
这年八月,索额图升任国史院大学士,隔年改为保和殿大学士。一直到康熙十九年八月离任。
早年索额图虽然是由恩萌入仕,但多半还是靠个人才干奋斗上来的。因为孝诚仁皇后是索额图的侄女,所以从康熙初年起,索额图代表赫舍利家族就坚定站在了康熙帝这一边。
在获宠十年中,索额图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与明珠并称为‘明相’、‘索相’。在平定“三藩之乱”,稳定全国动荡局面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康熙四十年九月,索额图以年老退休,但退下来并未甘于寂寞。他几十年奉事朝廷中枢,门生故旧众多,已成势力集团,而他本人也不免跋扈专横。由于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却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这必然引起康熙帝的警惕。
从史料介绍看,索额图后半生除了弄权结党外,还犯了一项大罪,在康熙帝看来,甚至是万死不足抵其罪。其罪就是唆使太子造反,抢班继位。
康熙帝与其原配赫舍里,即索额图的亲侄女的感情特别深厚。当初赫舍里生子难产去世。康熙帝怜子爱妻,立即册封刚出生的儿子为太子。把对皇后赫舍里的感情全都投到了太子身上。太子胤礽一直得到父皇直接关怀养育。康熙帝希望自己百年后便将江山社稷交与这个儿子。
哪知,康熙立胤礽为皇太子后,朝中就出现了拥护皇太子与反皇太子的两大政治势力,而太子党的首脑就是索额图。
(索额图)
胤礽这太子当的荣耀又不幸,因为当的时间太长了。从康煕十四年初立,到康煕四十七年初废,太子长达33年之久。胤礽素质不错,几次代理国政都显示了很高的政治才能。但康熙帝对皇太子的从小骄纵与溺爱,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变得乖戾暴躁,四周树敌无数。
索额图作为太子胤礽的叔外公,更是竭尽包庇纵容。他利用内阁重臣大权,规定太子的仪仗、冠服几乎与皇帝等同。还放任太子挥霍浪费,如东宫内的花销,甚至高于皇帝。历次外出巡游,太子所用也都比皇帝上乘,沿途擅令当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上供。太子发脾气时,任意鞭挞诸王、众臣。甚至默许私生活不检的太子放肆地广罗美女、豢养面首…
太子胤礽的一切过错,也会在康熙那里得到“恩准”。康熙不厌其烦地更换太子的侍从,他坚信自己的儿子无甚过错,唯有儿子身边的小人教唆坏了太子。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额图至德州侍疾。留居月余,皇太子病愈,一起返回北京。
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额图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其探视皇太子,其真实含意并非如此。
此时,康熙帝已逐渐对太子的行事产生不满。他知道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密切,特意把他派到太子身边予以考验。康熙帝回京后,终于听到了他人举报索额图有纵容太子谋反夺权的行径。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怒将索额图抓捕处死。
对索额图如此严惩的原因,直到五年以后宣布废太子时,康熙帝才作了明确解释:“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到第二次废太子时,康熙帝更明确说皇太子问题根子在索额图“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剧照)
可见,后期的索额图已经完全忘记了鳌拜的教训,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罪行在于网结皇太子党,骄纵皇太子,图谋篡夺皇位。罪过已经超过了当初的鳌拜,最终身败名裂。
处死索额图还不算,康熙帝为了打击太子党的势力,又于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太子胤礽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等“立行正法”。
索额图的其他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也都被革职,康熙帝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还让其死后都不得入祖陵。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