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有关题目。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

发布时间:2019-08-05 00:27:1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有关题目。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和B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C和灵魂的D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甲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乙的信条,撕出了侍萍丙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丁的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移就

2.选文第一段两个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血缘关系,恨爱纠葛

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恨爱凌辱

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40字内)

4.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周朴园:A________ B________ 鲁侍萍:C________ D________

5.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20字内)

6.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推荐回答

1.B

2.A

3.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特征,又有封建阶级所有的专制蛮横。

4.A.哀怨 B.愤恨 C.伪善 D.冷酷

5.充分表达了侍萍对周朴园的抗议、蔑视、憎恨。

6.甲.伪善自私 乙.金钱至上 丙.倔强自尊 丁.坚忍反抗

【解析】

1.试题分析:懂得是形容人的,此处用来形容戏剧,是拟人的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点评: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次要清楚各种修辞判断的依据及标准。

2.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两家有血缘关系,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爱恨冲突。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两家的矛盾首先要知道哪两家,其次要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试题分析:“混血儿”是比喻的说法,在这里指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个性的双重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通过文章可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血儿。

4.试题分析:注意所选语句在文中的位置。A、B两空是鲁侍萍意外地来到周家,看到三十年前抛弃她,险些致她于死地的周朴园时的心情,必是哀怨、愤恨的。C、D两空强调了周朴园的伪善和冷酷。

考点: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刻画。

点评:刻画人物形象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其他特征来表现。字细分析有关语句即可得到答案。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