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考试的地理重点

发布时间:2019-09-04 09:35:36

初二考试的地理重点

推荐回答

从世界看中国(一)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50度),大部分——北温带,少数——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①我国陆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②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37万平方千米,海域——300万平方千米;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最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第二大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4、34个省级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众多的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人口东南多西少: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多民族的大家庭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10个2、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人均占有不足。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1)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2)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季风区;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4.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冬雪山西南侧,注入东海。2)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3)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1/2以上。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4)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5.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划分四大区域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三、农业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传统民居特点: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滑雪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三、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水果:柑橘、四、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位置范围一、 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2.地表景观——干旱是本区的自然特征⑴地形:高原,盆地为主,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畜牧业基地、 灌溉农业⒈灌溉农业的特点:“灌溉农业”。⒉主要分布地区① “塞外江南”——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② 河西走廊:③ 新疆绿洲:瓜果之乡,吐—葡、哈—瓜,新—长绒棉。青藏地区:一、 位置范围 : 青藏高原二、 世界屋脊与高寒环境1.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2. 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3. 河谷农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2.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1.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2. 太阳能丰富;七、 保护三江源头---青海省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北京一、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①地形;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②战略地位优越;③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基地;南邻黄淮海平原;北抵内蒙古牧区。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三、城市历史现代化1.金、元、明、清——古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猿人遗址。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2.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所在,是中国的象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台湾一、地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分布在台湾西部)二、资源丰富的宝岛 ⒈资源宝库: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三 、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香港和澳门一、 港澳对比回归时间人口面积位置主要居民组成香港1997.7.1678万1098广东珠江东口中国血统98%英、其他2%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澳门1999.12.2044万25.4珠江口西岸中国血统95%葡3%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二、 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1.世界地位:1).全球贸易中心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2).全球运输中心之一,;3).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4).全球信息服务中心之一;5).全球旅游中心之一。2.发展战略地狭人稠,香港与内地基本模式: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三、 澳门经济支柱——以博彩旅游业为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地理位置: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二、自然环境: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气候:深居内陆、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植被:荒漠为主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珠江三角洲一、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②人文因素:侨乡;③政策因素:“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政策。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城镇的发展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西双版纳一、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原始的热带雨林(海南、西双版纳)景观: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1、热带动植物王国;2、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傣家竹楼、竹筒饭等。黄土高原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二、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追问:这么多都要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