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八大金刚 十三太保?

发布时间:2019-09-16 14:19:04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八大金刚 十三太保?

推荐回答

解读“军校三杰、四大金刚、五虎上将、十三太保”中的数字 中国人喜欢摆弄数字,民国军界也有很多著名的数字组合: 数字“三” (1)军校三杰:古代科举考试取前3名为三甲,后来人们也对学堂中成绩较好的三位学生另列一档次。即使第二名比第三名优秀很多,或者第三名比第四名差距不大,也不会改变对“三甲”的情结。现在的体育运动会也是给前三名发奖牌,看来外国人也兴此道。 北洋三杰:北洋武备学堂中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本来还有梁华殿,和他们齐名,可惜不慎在一次夜间操练中失足淹死了,没有变成“四杰”,可能真是要对应“三杰”的数字机缘。) 中国三杰:日本士官学校中的蒋百里、蔡锷、张孝准。 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2)三巨头:可能与三国时期的鼎足三分有关,一般形容集团内部的三大实力派。 护国滇军: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桂系:李黄白三巨头 粤军:“前三雄”有陈炯明、许崇智、邓铿,“后三雄”有陈济棠、陈铭枢、张发奎 数字“四” 四大金刚:本来玉皇大帝御前有“四大天王”(现在娱乐圈经常使用),但是天王的名字岂不是盖过主子锋芒?正好如来佛身边有“八大金刚”,于是就借用了“金刚”的叫法,而数字减半,成为“四大金刚”。 段祺瑞的“四大金刚”:徐树铮、靳云鹏、曲同丰、傅良佐(本来吴光新的信任度也差不多,不过为了合“四大金刚”的数字,吴光新委屈一下吧) 何应钦的“四大金刚”: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张治中 陈诚的“四大金刚”: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 胡宗南的“四大金刚”:李纪云、李昆岗、麦宗禹、徐保 数字“五” 五虎上将:模仿三国时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 冯玉祥手下: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李鸣钟、刘郁芬。 数字“七” 战国七雄:这个不用解释了。 四川军阀混战后期七雄:刘文辉、刘湘、田颂尧、邓锡侯、杨森、刘存厚、李家钰和罗泽洲合部。(其实当年剩下的军阀不止7家,而刘文辉、刘湘比杨森、刘存厚、李家钰强大好多倍,称七雄也是一种模仿历史的组合。) 数字“八” 八大金刚:如来佛身边的“八大金刚”。不过凑足8人不容易,一般说四大金刚更多。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张治中、陈继承、钱大钧、陈诚。(何应钦资历比其他人高许多,他自己又有手下的“四大金刚”) 数字“十” 十大元帅、十大将:“十”是十全十美、尽善尽美之意。解放军定出十大元帅、十大将,有功成名就之意。 数字“十三” “十三太保” 隋朝杨林、唐末李克用均曾收了十三个义子,并将这十三个义子都封为太保。从此以后,人们对某些大人物的一些亲信下属往往喜欢冠以十三太保之称。 冯玉祥“十三太保”:孙良诚、孙连仲、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佟麟阁、张维玺、过之纲、葛金章、闻承烈、程希贤、韩多峰、赵席聘(或韩占元)。 蓝衣社“十三太保”:有说法是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也有说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 陈诚“十三太保”:方天、刘云瀚、罗泽闿、杨业孔、石祖黄、吕文贞、赵桂、郭汝瑰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