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是谁 ? 最后都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9-16 14:18:45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是谁 ? 最后都怎么样

推荐回答

卫立煌、顾祝同、刘峙、陈诚、蒋鼎文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卫立煌(1897—1960年)字俊如,又名辉珊,合肥人,曾为国民党“五虎将”之一,著名的“剿共将领”,最后成为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刘峙(1892~1971), 字经扶。江西吉安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二级陆军上将。卒于1971年1月15日。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主席等职。1933年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军北路总司令,后改任豫皖绥靖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司令。日军占领平津后沿平汉路南犯时,率部在正面抵抗,未经激烈战斗便自行退却,十余天内溃退千里,被称为“逃跑将军”。1938年改任鄂湘川黔边区主任兼第五预备军司令。1939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1945年2月,调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1946年1月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1948 年任徐州“剿匪”总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击败。1949年7月移居九龙。1953年去台湾。翌年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后改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 1930年剿共得力,蒋特将河南新集命名为经扶县以示表彰。 1949年1月因为战败被解除职务,后经香港到印尼养病。 1953年去台湾,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总统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1971年1月15日病逝于台中。 陈诚 陈诚(1898.1.4—1965.3.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 陈诚系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外村人,于1898年1月4日出生在一个世代农家。祖父陈锦云、曾祖父陈贵芬、高曾祖父陈生善,均以耕种为业。父亲陈希文,晚清秀才,家有薄田,但不甚富有。“戊戌维新”后,改习新学,毕业于杭州初级师范学校,任教于青田县初级小学,后升任校长。叔父陈一鹏,系前清贡生。母亲洪氏,性甚节俭,勤于家务,生有三男一女,陈诚居长,次子正修,幼子勉修,女佚名。她八十五岁那年,寿终于台北。 蒋鼎文 生于公元1895年1月25日,卒于公元1974年1月2日 籍 贯:浙江诸暨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铭三,浙江诸暨人。 1912年入浙江陆军讲武堂。后入粤投革命军。1924年,先后任黄埔军校区队长、教导第1团副营长。次年,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作战勇敢,升任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5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1军第1师师长,率部攻占直鲁联军后方指挥部所在地蚌埠。1928年参加第二期北伐。7月任第9师师长。后任第2军军长,随蒋介石先后参加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此后,任第4军团总指挥、赣粤闽湘鄂“剿共”军东路总司令等职,率部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第五次“围剿”。其间,参与镇压福建事变。1934年任驻闽绥靖主任。次年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相继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所部在豫中会战中未经重大战斗即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 1949年3月去台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