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阿姨’何解?先谢谢给为答题者

发布时间:2019-08-05 15:37:2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阿姨’何解?先谢谢给为答题者

推荐回答

妓院的老母。。。 用“姨”的这些解释去解释“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阿姨”是否恰当呢?好像没有一个合适的义项。不过也有的资料穿凿附会,比如我见过一本翻译资料是这么解释这句话的:“弟弟从军走了,姐姐也死了”,这种解释简直非夷所思,再怎么“阿姨”也不会是琵琶女的姐姐呀! 凭我们的常识,我们也应该认为“阿姨”是“琵琶女”的长辈。好多参考资料把“阿姨”解释成“老鸨”,对这种解释,我提不出反对意见。的确,在古代倡妓一般不直接和“客户”联系,而是由她们的“经纪人”老鸨来做这方面的工作。老鸨既是妓女的剥削者,也是妓女权益的保护者,在身份上又是长辈。要不老鸨称妓女“女儿”,妓女喊老鸨为“妈妈”呢。 提到“妈妈”我们很自然的联系到“母亲”,“母亲”是谁?我们的亲娘,而“妈妈”呢?难道不是亲娘?的确在有些场合不是。就拿勾栏妓院来说,一个妈妈有那么多的女儿,这些女儿肯定不是她生的,谁会把自己的骨肉推向火坑呢?但是谁又能断定这些女儿中就没有她的亲生女儿呢?几年前我见过一本写妓女的书,叫《我的妓女生涯》,这本书里的确有父母是老鸨,而亲生女儿做妓女的。这还不说,在《金瓶梅》里有许多妓院都是“家庭经营制”,“工人”只有一个或两个,而她们的父母就是“老板”,是她们的“经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不外乎两个。一、穷,父母无法养活自己的儿女,只能出此下策,当然也不排除父母好吃懒做,靠女儿出卖肉体挣钱的。其实这些父母,跟那些把女儿嫁给大户作姨太太,甚至把女儿卖到妓院的没什么两样。二、笑贫不笑娼,古代某些时代某些地方妓女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职业,因此出现“家庭式妓院”,母亲为老鸨,女儿为妓女就不奇怪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