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住校,生活却不能自理,父母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9-20 08:07:46

孩子上高中住校,生活却不能自理,父母应该怎么做

推荐回答

中学生如果住家离学校不远,并且家长能管好孩子的,最好选择走读。因为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思想意识尚未成熟,成年人对他们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指点非常重要,其中,家长的角色难以替代。不过,作为走读生的家长,得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指导和管理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生的个性、习惯、自觉性等等都在养成的过程中,只要条件具备,走读是首选。中学生住校还是走读,要尊重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意愿,从如何有利于学生成长出发来抉择,如果学生住家离学校远且学习习惯较好,可选择住读;反之可考虑走读。三大因素考虑是否住校1、家校路程。如果家住得远而选择走读,孩子每天在上放学路上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对课业量相对较重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2、学习环境。孩子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走读生的家长必须能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并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3、家庭管理。走读生家长应有足够的时间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并能做简单的辅导。什么样的孩子更适合住宿呢?1、长辈溺爱最好住校到底是选择寄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式学校,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做出适当的选择,如果爸爸妈妈特别忙,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特别宠爱孩子,家长最好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现今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体,溺爱孩子的父母或者隔代教育很容易产生教育弊病,如果放任孩子放学后出去玩,孩子很容易被动受到负面影响,形成恶习。而在学校里,孩子远离了社会不良因素,老师专业和及时的指导能关注到孩子每个细节,调皮的孩子、叛逆的孩子都能得到照应。有规律的生活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性格孤僻不妨住校首先,寄宿制学校有着教会学生与人共处的优势。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与电视、电脑等物化的事物接触多,与成人接触多,而与同龄儿童共处的时间少、空间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宽容心态的形成,不利于孩子与人和谐相处,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嬉戏,体会相互间的关心与关爱。3、每周聚散有利有弊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一周5天住校会导致亲情的疏离。只要学校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住校的学生反而能感受到与父母分离后相聚的美好。相反,如果家长整天唠叨,家庭氛围紧张,孩子住在家里,也会从心里面把父母‘推开’。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