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难度:简单 试题类型:列举题 试题内容:【题文】阅读下表判断:
项目
内容
时间
影响
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1952年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义改造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1956年
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1958年
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下结论与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如果违背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如果是上表内容未直接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5分)
(1)上表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对农村政策进行的调整。( )
(2)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3)不管是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还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有益的。( )
(4)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严重失误。( )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答案】(1) √ (2) × (3) √ (4) × (5) ○ 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动,也反映了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1)正确。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错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3)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4)错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20世纪80年代,但是材料中并不涉及,(5)无法体现。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