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9 22:49:13
亲所举的两则都不符合对联格律的平仄要求
1、兰香听鸟知佳节(平平平仄平平仄),寄庐无书识稔年(仄平平平仄仄平)对句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错用为平声的“庐”。
2、兰香听鸟知佳节(平平平仄平平仄),寄庐读书识稔年(仄平仄平仄仄平)对句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错用为平声的“庐”。
相比较而言,第二则用“读书”对“听鸟”优于第一则用“无书” 对“听鸟”。
如果把违反对联的声律要求的“庐”改为仄声字(比如“宇、寓”)就能符合对联要求了——
成联:兰香听鸟知佳节(平平仄/平平仄),寄寓读书识稔年(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就符合对联的平仄和对仗要求了。
说明:对联的平仄格律和律诗一样,也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加了/前面的那个字是可平可仄的。希望能帮到亲哦!
寄庐看书识稔节
兰香听鸟知佳音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第一个好些,第二个孤平,格律上犯了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