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泉学院是什么学校?

发布时间:2019-09-02 21:46:40

深泉学院是什么学校?

推荐回答

深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也译为幽泉学院)坐落在美国加州的死亡谷(Death Valley)。每年招收13名男生,学制两年,学费和生活费全免。在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学生一边放牧,一边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学校一切运营管理(包括教授聘请、校长任免)也由学生表决自治。这所特立独行的牛仔式大学,是美国最顶尖学生的乌托邦,同时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实验的成功典范。根据美国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的数据显示,这一默默无闻的牛仔学校的学术质量得分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甚至录取难度更大,挑人更加苛刻,学生SAT(美国高考)平均成绩也高于哈佛。两年学制结束后,绝大部分毕业生转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学业。

深泉学院创办于1917年,校训为:劳动,学术,自治。创始人卢西恩·卢修斯·纳恩定下了创校理念:“在荒野深处存在着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是在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缺乏的,只有最卓然不群的、真正的领袖人物才会试着去亲近孤独,寻找并倾听到这个声音。‘绅士们,你们来到最狂野的西部沙漠深处,不仅仅为了传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不仅仅为了体验牛仔生活、成为一个男子汉,不仅仅为了个人未来的物质享受与职业追求,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贡献、效力。你们要明白,在这里,你们将获得的不仅是最顶尖的能力,也承载了最宏伟的志向——无私地运用你的能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学校概况

学校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与内华达州交界处的死亡谷(Death Valley)沙漠深处的一片小绿洲。自1917年建立以来,就是许多优秀学生的乌托邦,同时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实验的成功典范。两个年级共26名学生(均为男生)在一个上千公顷、与世隔绝的牧场上耕种和放牧两年,同时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Los Angeles, California)向北驱车5小时,再坐3个小时长途汽车,最后乘校园巴士翻过一座2000米的高山,就到了位于沙漠深处的幽泉学院。这里离最近的小城镇也有30英里。 这所两年制男校,于1917年由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出资创办。纳恩认为,真正的伟人要能倾听“荒漠的声音”,并为幽泉学院定下了影响至今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labor, academics, and self-governance)。学院管理异常严格,不经允许不得离开校园,严禁接触酒精,也不提倡看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经常由于恶劣天气而中断,报纸则是通过邮局寄过来的,通常都要晚两天。一般情况下,学校由26名学生,3位管理者,8至9名教授以及5名校工组成。 学校奉行“学生自治”的传统,由在校学生组成委员会,筛选、面试、录取下一届新生;表决学校的运营事宜;分配学校的资金用途等等。同时学校每年会接到约200份来自全球各地的教授的申请,并由在校学生表决聘请哪些教授来校开设课程。教授大多来自于哈佛、耶鲁等最顶尖名校,轮流来这里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讲学,并且也像学生们一样,体验这里牛仔的生活。由于1:3左右的师生比例,深泉学院的每一名学生可以得到这个星球上最顶尖的教授近乎一对一的面传身授。学校有一条规定:教授夜间房屋走廊的灯不能关,以便学生们可以随时敲门进去一对一地讨论问题。每门课程均为一名教授对数名学生,甚至是一对一的教授课程,学生要想偷懒,几乎门都没有。 学生完成两年学习后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去著名大学继续深造,而他们也均是各个大学招生办公室的抢手人物。毕业生多数选择前往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继续大三学业。 官方数据表明:过去十年间,16%的深泉毕业生转学到哈佛大学,13%转学到芝加哥大学,7%转学到耶鲁大学,7%转学到布朗大学,列表中接下来最受深泉毕业生青睐的转学目标依次为: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加州伯克利、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2013年6月,11名深泉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结束两年学业后,7人转学前往耶鲁大学、1人前往布朗大学、1人前往科罗拉多大学、1人前往汉普希尔学院,1人留校继续体验牧马放牛生涯。

基本概况

深泉学院录取率比哈佛等大学还要低,只有顶尖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申请。学院每年向SAT考试中排名靠前的男生发放邀请,最终只录取10至15名新生,录取率通常只有7%。 幽泉学院在挑选学生的时候条件极为严格苛刻,被录取者的SAT平均分与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新生录取分数相当甚至更高。此外,申请者在录取之前要递交两轮共计7篇的个人论述材料,第二轮还必须亲自前往学校校园接受为期4天的农场劳动、课堂考验和面试。论述材料题目通常是解释某个艰深论题。之后,申请人才能坐在由9个19岁在校学生组成的委员会面前,回答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鲨鱼和北极熊在中性的胶状物介质中打架,谁会赢,为什么?”由于深泉学院每年录取人数极少,近百年间,毕业生总共只有1000多人。但很多学生都拿过罗兹奖学金和杜鲁门奖学金,2人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08-2011年间,深泉毕业生已5次拿到杜鲁门奖学金———一项奖励为公众服务的学生的至高荣誉。事实上,深泉学院同样接受国际学生,只是由于名声不大,外国人不知道而已。在美国,每年仅有最顶尖的、SAT(美国高考)接近满分、同时身体素质拔尖、愿意接受西部牛仔生活挑战的高中毕业男生敢于申请该校,只录取约13人。在该校100年历史上,只录取过两位中国大陆学生。2010年,深泉学院录取过一位台湾籍学生,该生同时得到耶鲁大学录取,最终放弃耶鲁的offer前往就读深泉学院;2011年,另一位来自香港的高中毕业生得到录取,该生放弃牛津大学录取通知,前往就读深泉学院。

对比哈佛

在绝大部分人的理念里,哈佛大学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但是来自美国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的数据却显示,有一所默默无名的学校在录取数据统计上堪比哈佛大学,甚至录取难度更大,挑人更加苛刻。这所学校就是很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Deep Springs College幽泉学院。

课程学习 深泉学院两年学制里的必修课包括英文写作和公共演讲(每名学生每年需要独立完成至少8次十分钟以上的公共演讲,并由学生评审团与教授们给出评分与具体反馈),其余课程为选修。与普通大学的一学年两学期或三学期学制不同,深泉学院一学年共有6个学期,每学期约7-8周,中间各有1-2周假期间隔,全年无休,每学期需要完成2门甚至3门课程,课程强度与行课时间远超过正常的大学。常年紧张的课程学习,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还有在沙漠里培养出来的自律与自我管理能力,坚韧的性格与合作精神,所有这些学生的品质无疑都是哈佛这类以培养领导者为己任的一流大学所看重的,难怪那么多学生在两年深泉学业结束后,可以轻松地转学到其余一流大学。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下课时间虽然到了,可总会有些学生请老师到草地上继续讨论。学员还反复要求每周多开几节课。一些名校教授不惜降低年薪到这里来执教。曾任耶鲁人文学教授的戴夫·阿恩特在幽泉每学期(8周)布置的阅读作业包括4000多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和几百页文学评论,“我看美国不会有哪所大学会布置这么多作业、上课还有学生像他们这样积极回应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本末倒置,不爱学习只爱干一些与学生本行无关的工作。事实上,Deep Spring College的学术能力几乎是无可匹敌的(unriveled)。这所两年制的男校,申请者大多数集中在College Board(美国大学理事会)分数排行榜前2%。在最近的一次官方排名中(2011),深泉学院的学术能力排在了美国大学的第三位,仅次于普林斯顿和耶鲁。但是事实上深泉学院的学生,有一大摞都是拒绝了美国其他排名前五的名校(如哈佛,耶鲁等等)的大一录取通知书而来到深泉学院,原因之一是深泉学院实在太诱人,并且,在那里你将体会到在别的学校永远难以体验的辛苦与收获。 由于Deep Springs College太特殊了,所以很多中国家长都不了解这所大学。实际上这所学校在美国的名声当真如雷贯耳。

体力劳动 一旦被幽泉大学录取,那就意味着你省下了每年大约5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额助学金。但代价是每个星期30个小时的苦力劳动。学校有约200头牛,以及马、羊、猪、鸡的动物,并在一小片绿洲上种有蔬菜。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在牧场放牛、耕种。除了正常课堂学业之外,每名学生都必须担任一项职务,包括每天清早四点钟起床去牛棚挤奶、为牲畜喂食添加饲料、驾驶拖拉机播种、搬运木材、挖掘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食堂做饭等等。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幽泉教会大家的一个道理是:理解每人应有自己的职责。不论是厨师、挤牛奶的、技工,还是饲料工和图书管理员,都对整个团体的利益至关重要。如果你修不好拖拉机,可能谁都吃不上饭;如果你早上睡过头忘记了挤牛奶,那么全校人一整天都没有牛奶喝。劳动是学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理念就是,劳动和政治是教育的一部分。整个学校位于山谷中的一个私人农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而整个农场的运作,就靠这些学生和老师的劳动。

自我管理 幽泉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劳动,学习,自治”。 学院的农场上有大片的牛群和紫花苜蓿。每名学生一周要完成30小时的劳动。他们的原则是,因为你要吃饭,所以你要煮饭;因为篱笆需要加固,所以你要加固篱笆。学生们上午上课,中午在钟声召唤下去食堂吃饭、开会和讨论各种事情,下午参加劳动。由于学校建设在牧场上,学校的劳动包括挤奶、在食堂做饭等等。有时候劳动会持续到晚上,但学生们的课业一点不轻松,一学期仍然要学完三门到四门课程。 该校最有特点的是学生们的自我管理。学校的一切日常管理都由学生们自己负责,包括学校开什么课程、任免教授、新生录取,都由学生董事会参与,而且决定权很大。每年全体学生还要举行一次公投,决定是否开始招收女生。不过,这么多年的投票结果一直没有改变——学校仍然只招收男生。 自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们在两年之内要独立的生活并作出对未来的打算。这26名学生不准离开山谷,也不准碰酒和毒品。除此以外,他们可以作任何决定———决定接纳谁,制订其他纪律,甚至招收和解雇教师。在组织招生面试的时候,坐在面试者面前的是由9位在读学生组成的招生委员会,这里的学生决定他们到底希望什么样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学弟。 校长有可能在冬天凌晨4点敲响学生宿舍的门,宣布说,“牛奶场被淹了。”却并不指挥大家该做什么。这也正是整个幽泉大学的目的:学习在没有建议的情况下处理问题。他们自给自足,在学校的有机农场干活然后自己煮饭吃。在深泉学院,学生俨然成为了学校的主人,他们享受有学校许多大事上的决定权,学生能够学习到了不仅仅是学术知识,而是各种生活技巧、领袖气质,以及与身边25位同样高智商的同龄人共同生活、劳动、互相协作的宝贵经历。 虽然与那些大兴土木的其他大学相比,幽泉学院的外表远称不上气派,但是校内图书馆、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通过卫星天线上网,速度不快,但对于一所26个学生的大学也够用了。学校的“操场”就是那座辽阔的牧场和沙漠。

学生作息时间表 早餐:约6点起床,负责挤牛奶和做早餐的学生需要4点起床,早餐后上课直到中午。 午饭:由专门的厨师带领一部分学生负责,2011年的主厨是曾经的深泉毕业生,刚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下午:种地、喂牛、清扫、捡鸡蛋、喂羊,盖房子(目前正在建造谷仓)、修剪树木、劈柴等。 晚饭:晚上5-6点开始吃晚饭。 晚饭后:有人负责打扫食堂,有人去照看奶牛,其他人学习、进行讨论、或者各个学生委员会(学术规划委员会、新生录取委员会、对外通讯交流委员会等)开会讨论学校运营事宜。 睡觉:晚上12点左右,时间不限制,但由于工作劳动压力之外繁重的学业压力,大部分人睡得很晚,通宵工作在这里相当常见。一天24小时里的任何时刻,你几乎都能在学校图书馆里见到埋头工作的学生。因此,要成为深泉学生,除了出众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充沛旺盛的精力也必不可少。

教学目的:

在荒野深处存在着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是在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缺乏的,只有最卓然不群的、真正的领袖人物才会试着去亲近孤独,寻找并倾听到这个声音。绅士们,你们来到最狂野的西部沙漠深处,不仅仅为了传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不仅仅为了体验牛仔生活、成为一个男子汉,不仅仅为了个人未来的物质享受与职业追求,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贡献、效力。你们要明白,在这里,你们将获得的不仅是最顶尖的能力,也承载了最宏伟的志向——无私地运用你的能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幽泉学院创始人、电力大亨卢西恩·卢修斯·纳恩

创办背景 幽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只招收男生,每名学生得到的各种资助每年达到5万美元。每名学生只需自己买书和日用品,学费生活费均由学校提供。这是一所两年制大学,学生们在这里完成大学头两年的学习,然后转到其他大学继续学习。幽泉学院创办者叫卢西恩·卢修斯·纳恩。纳恩原本是一位企业家。但是他在科罗拉多开金矿的时候,由于开矿急需大量的电力,于是他改行开了电站。 随着纳恩的电站不断扩展,需要大量的人手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去维修传输线路。那时候电力还是一个新事物,没有太多的人懂行。纳恩于是决定自己培养,他招了一批头脑灵活、身体强壮、手脚勤快的年轻人,平常在电厂劳动、学习,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就出去维修。纳恩除了支付他们工资以外,还免除了他们的生活费和培训费,这便是“幽泉学院”的原型。 1917年,由于纳恩越来越“不务正业”——将注意力转移到办学上来,后来他在加州终于找到了今天的这块占地50平方英里的沙漠,开办了这所坐落于山谷中的大学。 中国大陆学员 2011年,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万欣(外号深泉哥)将有机会拥有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大学经历,他被幽泉学院录取了! 幽泉的面试可以选择电话面试或者去学校面试,万欣去了幽泉面试。面试只有15分钟,可面试官却主要都是学生,与万欣足足相处了四天,“我被他们看中,可能是大家相处得很不错吧。” 一旦被幽泉大学录取,那就意味着你可以省下每年大约5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额助学金,但代价是每个星期30个小时的体力劳动,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在牧场放牛、耕种。 据了解,06年就有一个来自苏州的中国男生进入幽泉体验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育。 不过对于这样的机会,万欣的父母则多了一些担心。据了解,万欣还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名校录取,因此到常规的大学里进修是父母对万欣的希望。“也许父母更希望我可以出来当个工程师,我现在正在听不同人的看法,我希望最后做的是我想做的。” 对于日后想申请深泉学院的学生,万欣建议:“这所学校要求有很强的适应性、自主性和社交能力。申请之前,要仔细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上这样的学校,不然到了那边生活、学习会很艰难。此外,那里会有比较多的体力劳动,但更难以适应的,可能是作息方式和文化差异。因为在那里不断地会有许多不确定的事情来打乱你的正常作息时间,比如农忙,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醒着。 ” 据了解,在万欣之前,深泉学院历史上只有一名中国大陆学生就读,来自苏州,大三转学美国布朗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继续留在布朗读研究生。记者也辗转与这名深泉学院唯一的中国学生取得联系,但是他拒绝了采访。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